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从莫言获奖说起:希望莫言热回归到文学热

2012年11月28日 16:4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参与互动(0)

  那天下午,一位老友——自然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给我发来短信,说是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了。还让我抓紧时间到书店里给他买几本莫言的作品,并开出了书单。看到短信我吃了一惊,立刻到网上求证:果然不假,社会疯传的消息坐实了——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过了几天,看到媒体对莫言的专访。莫言对记者说:当下文学的边缘化,处境落寞,读文学作品的人不多了。他还说,文学不会再像上世纪80年代时那样红火热闹风光无限,一篇小说的发表造成社会轰动,人人争相阅读。对彼时的文学现象,莫言称道:那会儿是不正常的,现在倒是正常的。

  莫言所言可能是对的。我是过来人,对莫言说的那个文学“不正常”的时代深有感触,因为,那时我也曾经是“文学青年”,做着文学的梦。现在我想说的是,那时文学的“不正常”却造就了一大批活跃在新时期的作家,莫言也是那个时候的一个文学青年。

  我的另一个感受是,为圆当时文学青年的梦,彼时的许多地市级文学刊物起到了发现新人、奖掖后进、培育作家的作用,其对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文学繁荣功莫大焉。我敢说,当年那些做着文学梦的青年,后来成为作家的绝大多数人的第一篇作品,都是在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刊物上变成铅字的。莫言说当年他接到《莲池》杂志的用稿通知后“又想哭又想笑,激动的心情难以名状”,对这种心情我深有同感,因为,当年我也有同样的经历。而且我的第一篇作文(只能称为作文),就是得益于《莲池》编辑老师们的帮助才变成铅字的。

  当时古城保定办着两份文学刊物,除了《莲池》外,还有保定地区文联办的文学双月刊《花山》。记得一次在《花山》编辑部谈稿,看到文学青年铁凝也在那里忙活。

  参天大树也是从幼苗长起,文学巨匠的第一声啼哭也绝不是诗歌。当莫言们还处在自生自灭的草根阶段,是这些“为他人作嫁衣”的默默无闻的编辑们慧眼识珠,不遗余力地帮携、鼓励,为文学青年的圆梦助力。不求回报的付出,不啻是草根们的雨露。

  我至今还记得在《莲池》编辑部开笔会时周淼、赵炎、徐顺才、毛兆晃诸位老师的音容笑貌,这些为当时保定文学青年才俊付出心血的编辑们如今都已作古。那时的莫言还在保定当兵,笔会时也有一面之缘,只是彼时从没想到这位言语不多的小兵,30多年后竟成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读过毛老师的一篇文章,说朴实的莫言小伙为人实在:从五六十里外的大山里为毛老师扛来一块沉重的奇石。毛先生喜欢石头。这也是对恩师的一种报答吧。我虽辜负当年编辑老师的一片期待之心,却也未敢忘却当年的提携,尤其是为我讲稿的赵炎先生。

  时至今日,按莫言的说法,文学回到了正常轨道,那些曾经圆过无数文学青年之梦的地市级文学刊物也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悄然谢幕。我想那些成为大师级的文学家们和我辈这样曾经有过“梦”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些刊物和那些办刊物的先生们。

  莫言还说,希望莫言热回归到文学热。我以为极是。

  (作者牛寺 系《中华魂》杂志审校)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