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平凡的世界》:一本曾遭拒稿的文学经典

2012年12月05日 19:27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参与互动(0)

  在《平凡的世界》第三卷,路遥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老作家黑白和青年作家贾冰、古风铃因为出版文学作品难,无奈向省委常务副书记吴斌“求助” 。细心地探寻《平凡的世界》编辑出版历程会发现,路遥提出出版难的问题与该书第一部出版遭遇编辑“拒稿”有关。

  一本曾遭拒稿的文学经典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终于在1986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以精装和平装两种版本出版发行。第一部的出版虽然并未在评论界乃至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却为路遥继续完成第二部创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当代中国文学的画廊中,路遥无疑铸就了一座巍峨的丰碑。他创作的《惊心动魄的一幕》 《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等脍炙人口的作品,以无可争议的文学实绩向世人展示着他巨大的文学想象力和创造力。从1992年11月7日路遥逝世至今,二十年转瞬即逝,但是,他创作的伟大作品,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人们心中的分量更加重要、突出。尤其是《平凡的世界》这部上世纪80年代具有“史诗”品格的长篇巨著,被誉为“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在重读路遥,纪念路遥的过程中,却惊人地发现这部长篇巨著的编辑出版经历过一番艰难曲折的历程。

  困  厄

  在《平凡的世界》第三卷,路遥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老作家黑白和青年作家贾冰、古风铃因为出版文学作品难,无奈向省委常务副书记吴斌“求助” 。借着黑老之口,路遥说了这样一句话:“现在的问题是,这些诗人出书很困难,省出版社只出能赚钱的书,而对真正的文学作品不感兴趣。这些同志写诗多年连个小集子都出不了。 ”这个小小的故事情节,在上百万字的宏大叙述中显得微不足道,其中却又隐含着路遥对文学出版遭际的无奈哀叹。在这里路遥提出了一个上世纪80年代乃至当今编辑出版实践的重大现实问题,即文学出版的评审标准和价值取向应该是什么。我们细心地探寻《平凡的世界》编辑出版历程会发现,路遥提出这一问题与该书第一部出版遭遇编辑“拒稿”有关。

  众所周知,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各种文学新思潮风起云涌,现代派、意识流等文学观念风靡一时,文学创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变求新令人目不暇接。与此相反,传统现实主义创作却受到“冷落” 。甚至曾有批评家认为,路遥获得巨大成功的中篇小说《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是落伍的。在这一背景下,是否继续以现实主义文学观念来结构《平凡的世界》这部长篇巨著的确让路遥感到过疑惑。路遥曾经说:“在当前各种文学思潮日新月异风起云涌的背景下,是否还能用《人生》式的已被宣布为过时的创作手法完成这样作品呢? ”但是,路遥顽强地坚守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传统。他认为,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有着反映社会的巨大艺术魅力,他对即将创作的这部长篇巨著的文学和思想价值充满期待。

  在《人生》的出版取得巨大轰动效应之后,路遥并没有止步,而是向着更高的文学目标进发,那就是创作一部“自己感动规模最大的书” 。这个目标是他埋藏多年的少年时代的梦想,是他40岁之前的人生宿愿。为了完成这个文学梦想,他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作准备。单单读书的准备工作就令人难以望其项背。他为自己列出的长篇小说阅读计划达近百部。在《平凡的世界》的创作手记《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路遥谈到当时的读书情景:“无论是汗流浃背的夏天,还是瑟瑟发抖的寒冬,白天黑夜泡在书中,精神状态完全变成一个准备高考的高中生,或者成了一个纯粹的‘书呆子’ 。 ”比读书准备更为艰辛的是作品背景材料准备。为此,他借阅了从1975年到1985年十年间的《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和一种省报、一种地区报和《参考消息》的全部合订本,没日没夜地翻阅。为了有一个好的创作心境和更本真的生活体验,路遥将第一部作品的创作之地选在生活条件极端恶劣的偏僻煤矿。他曾这样回忆当时的生活状态:“为了约束自己的意志,每天的任务都限制得很死,完不成就不上床休息。工作间实际上成了牢房,而且制定了严厉的‘狱规’ ,绝不可以违反。 ”路遥以近乎自虐的方式进行《平凡的世界》的创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用“青春抑或生命”进行一次命运的“赌博” 。

  1986年,他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第一部,并将书稿交给《当代》杂志社的青年编辑周昌义。路遥认为,周昌义是矿工出身,来自底层,应该更能够理解他这部描写底层群众人生苦难的作品。遗憾的是,这位青年编辑对这部作品毫无兴致。他后来回忆当时的审稿感受:“读着读着,兴致没了。没错,就是《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三十多万字。还没来得及感动,就读不下去了。不奇怪,我感觉就是慢,就是啰嗦,那故事一点悬念也没有,一点意外也没有,全都在自己意料之中,实在很难往下看。 ”

  周昌义的退稿,对路遥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创作之前的出版疑虑,再次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在他脑海中萦绕:什么是真正的文学?为什么自己这部作品不能被编辑认同?更为重要的是,三年埋头创作而无暇顾及其他所带来的生活压力也接踵而至。这让路遥一度深深地陷入了生活和精神的两难困境。也许这就是路遥在第三部里选择了这样一个文学出版困难的故事情节的原因所在。

  转  折

  正当《平凡的世界》的出版陷入困境的时候,中国文联出版社青年编辑李金玉的出现改变了这部书的命运。李金玉无意中听陕西作协的朋友透露路遥正在创作一部长篇小说,出于编辑的职业敏感,她去拜访了路遥。为能更好地相互了解,李金玉特意在陕西作协停留长达一个多月时间,与那里的作家朋友聚会、交流,与路遥交朋友,谈天说地,相互沟通。她和路遥倾心交流,听他讲自己的故事和创作情况。她的真诚感动了路遥,让路遥决定把《平凡的世界》交给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但是,当李金玉兴致勃勃带着《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书稿回京时,有人却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李金玉没有拿到原本受命组约的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而拿到了《平凡的世界》 ,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这并没有改变李金玉对路遥书稿价值的认同。虽然从事编辑工作不久,但李金玉坚信自己对书稿价值的判断。她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书中表现的经历苦难的人们不向苦难低头、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美好的道德情感深深地感动着我。 ”

  在李金玉的不懈坚持和艰难斡旋下,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终于在1986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以精装和平装两种版本出版发行。第一部的出版虽然并未在评论界乃至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却为路遥继续完成第二部创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于是,第二部书稿的创作工作更紧张、更急迫地开展起来了。1987年春天,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完成创作,这时的路遥已经耗尽了精力。他在给编辑李金玉的信中说:“我无力再做其他艰巨的思考,整天像白痴一样呆坐着,或幽灵一般在城墙下徘徊。 ”

  路遥没有想到, 《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出版时,命运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不仅读者反响强烈,而且大众媒体也极为关注。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小说连播节目决定连播此书,可以说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平凡的世界》热。数不胜数的读者来信从四面八方寄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寄给路遥。在这样的强烈期待中,1988年6月,路遥完成了第三部的创作。由此, 《平凡的世界》这部长达数百万字的经典之作也走进了千万个读者的心,成为当代中国文学殿堂里的一部力作。

  启  示

  1991年, 《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在《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这篇答谢辞中,路遥表达了他对责任编辑李金玉的谢意,他说:“特别要感谢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及本书的责任编辑李金玉,他们热情而慷慨地发表、播出和出版了这本书,才使书中的故事又回到了创作这些故事的人们中间。 ”然而, 1992年11月7日,路遥因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走完了他像流星一样闪亮却又短暂的一生。

  当我们回首《平凡的世界》的编辑出版历程,不难发现这部经典之作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不同命运。我们不得不思考路遥借黑老之口提出的问题:文学出版的评审标准和价值取向应该是什么?文学编辑应该以什么样的立场、姿态和标准来评审文学作品? 《当代》杂志的编辑周昌义曾经反思过他当年评审《平凡的世界》的问题。他说:“可惜那是1986年的春天,伤痕文学过去了,正流行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正流行现代主义。当时的中国人,饥饿了多少年,眼睛都是绿的。读小说,都是如饥似渴的,不仅要读情感,还要读新思想、新观念、新形式、新手法。那时候的文学,肩负着思想启蒙、文化复兴的任务,不满足读者标新立异的渴求,就一无是处。 ”由此可见,导致周昌义不忍卒读《平凡的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当时对文学创作有着先入为主的现实观念,即更重视社会流行,而忽略文学创作的多样性,以及文学创作的主题意义和思想价值。当然,这一问题也在当时的文学批评界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也是《平凡的世界》当初不被文学评论界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此相反,李金玉冲破了当时文学编审的观念偏颇,更加注重作品的主题价值以及思想意义。她说, 《平凡的世界》最让她感动的是对人生苦难主题、人生价值意义的深层探究,以及对社会道德情感的深层描摹。这也是她为什么能顶住压力,无怨无悔地助推《平凡的世界》出版的根本原因。

  《平凡的世界》出版已有20多年,据有关统计,自2009年至今,不到4年时间,单单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凡的世界》就超过70万套、 200万册之巨。这充分说明了这部长篇巨著是经得起时间和读者检验的。有人说, 《平凡的世界》的轰动效应与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连播有密切关系。诚然,电台的连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该书。但是,如果没有编审出版,这部书就难以进入传播场域,又怎么可能被电台或其他媒介二度传播呢?文学的生命离不开传播。没有传播,就没有接受,没有对话,更何谈经受历史的检验,更遑论创造经典。一部作品能不能进入文学传播场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编辑的审读处理。可见,编辑对文学稿本的审处意见是何等重要。 《平凡的世界》所经历的判然两别的境遇告诉我们,编辑的审稿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科学。如何科学地审处作品,如何发现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学编辑永恒的历史使命。要做好这一点,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学修养,还需要有冲破社会偏见的独特见识。更重要的是,编辑应该明白,自己评审作品是代表社会来选择稿本、发现精品,过多渗入个人主观的文学价值取向,就可能适得其反。作者:段乐川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