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汉字听写大会”:娱乐后更要有反思

2013年08月07日 16:03 来源:深圳商报 参与互动(0)

  听写大会成了暑假娱乐大餐,就像当年很多观众狂热收看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一样,都在过分强调其娱乐和搞笑功能,看看选手们写不出汉字的尴尬劲,看看都有哪些汉字写不出来,是不是太生僻等。正如总导演关正文所言:“中国汉字文化……和流行歌曲演唱相比,自有更加深厚、动人的魅力,‘汉字听写大会’带来的戏剧性、观赏性极强,同样具有流行性。在收视率的竞争中不惧怕任何节目。”

  一档节目,能让观众如此青睐,也算是一种营销成功,可是,汉字听写大会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娱乐节目、歌星影星PK,娱乐之余,更要进行深刻的文化反思,让观众和社会群体,都有猛醒和精神收获。

  其一,麻木的汉字敬畏感应该得到纠正。如果不是“癞蛤蟆一词,只有30%的人写对”的提醒,我们真的不知道,很多人的汉字敬畏感滑落到了这种令人吃惊的程度,应该说,“癞蛤蟆”等字,还不算生僻字,可很多成人都不会写。在“键盘手”思维的推动下,更多成人已经将最起码的书写能力忘了,更将对祖国文化的那种淳朴坚守责任给扔掉了。所以,我们应该将汉字敬畏感重新提升到重要位置,就是没有书写和交际需要,我们也要多接近汉字;就是不需要动笔书写,我们也不能忘记对汉字的欣赏、品鉴和玩味。让这种热爱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文化快乐,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文化习惯,让我们每个人成为“汉字保卫战”的忠实斗士。

  其二,唤醒内在美感和汉字审美愉悦。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骄傲,它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有深刻、深厚的精神涵养和审美功能,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多品味汉字的间架结构,什么话也不用说,就会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安静气息抵达内心,汉字的传统美、均衡美、宁静美、恬静美,总能给我们带来精神安静和愉悦。所以,没事的时候,我喜欢品鉴汉字的书法美。辅导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写字的时候,我给他讲汉字的书法美,他连连点头,对写得美的字,很有自豪感。我想,这种美感是每个国人都应该拥有、保留和培养的。让汉字成为审美载体,而不仅仅是交流工具,汉字的内涵就能得到更广阔、深刻的传承。

  其三,及时纠正过于崇洋、过分媚外的文化消费习惯。西风东渐,中西交流成为社会和国际常态,很多中国孩子都是吃着“麦当劳”、听着西方摇滚乐长大的,这种心态开放也让文化形态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倾斜和失衡,总认为西方文化比中国的强大、美好和浪漫。比如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无比青睐,而对于春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不以为然。因为未能深味到传统文化的内涵美、深刻美,就得出这种肤浅结论,有点虚妄和想当然。毕竟,作为华人,汉字和汉语才是自己的灵魂的栖息地,是根。所以,为了让自我发展更为和谐、久远,我们还应该纠正这种文化偏差行为,多成为传统文化的“圣徒”,多一些中华文化膜拜感,纠正这种失衡。而不是一味陶醉在单一文化中难以自拔,忘了自己的根。(耿银平)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