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版《十万个为什么》“中国”替代“我国”

2013年08月08日 09:28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图为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

  8月13日,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将在上海书展面市。掐指一算,自1961年推出首版《十万个为什么》以来,这套中国科普第一书已经走过了52年。

  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共600万字,聚合了海内外各个学科的700余位优秀的科学家和科普作家,集中了4500个问题,并采用了全新问题、全新内容、全新体系、全新样式,以带领读者去了解这个时代科学最前沿的发展。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这套科普书依旧接续了大科学家写小科普和一问一答形式的老传统。

  90%的问题是全新的

  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分三卷共18册,目前正处于紧张的印刷阶段,“和第五版相比,新版90%的问题都是全新的。当然,即便是那些保留的问题,也要进行改写。”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洪星范说。

  18册《十万个为什么》共分三个系列,其中基础板块有6本,分别是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球和生物;专题板块6本,是从基础板块延伸出来的,分别是动物、植物、古生物、建筑与交通、电子与信息、医学;热点板块6本,分别是大脑与认知、海洋、能源与环境、武器与国防、灾害与防护、航空与航天。对于引人关注的热点板块,洪星范说:“尤其是《武器与国防》,以前从未出现过,这是专为那些喜欢武器的男孩子们编写的。”

  全书涉及的问题共有4500个,这些问题来自于从小朋友们中间征集的3万个问题,以及从其他渠道搜集的2万个问题,再由专家、编委进行筛选、整理和商议,“从2011年4月开始到2012年5月20日止,光是整理这些问题就花了一年的时间。”洪星范说。

  为了适应网络时代读者的阅读需求,新版首次采取了全彩图文版,集中了7000余幅图片。洪星范说,书中每张图都有版权来源,有的来自图库,有的由科学家自己提供,有的由博物馆和科技馆提供,甚至还有作者自己制图。

  据悉,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图文精装本980元一套,此后,还将推出平装本、网络版等不同版本。

  “中国”替代了“我国”

  “新版所有的文字表述都是‘中国’,而不再有‘我国’的表述了。”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周晴说。

  和以往版本相比,这是非常细微但也很明显的变化。对此,周晴解释说:“《十万个为什么》曾输出到国外,我们因此考虑到,新版一定要有全球视野。”不仅如此,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李远涛还说道,新版中关于中国的内容少了,描述上也更为中性。

  在《地球和生物》分册,老版本往往会有大量内容介绍中国的地理、地质知识,但此次增加了大量关于非洲、欧洲等地的内容。“不能只讲中国,科学是无国界的,要把全世界的科学前沿和讨论都加进来。”李远涛说,一开始也有人认为,中国内容讲得太少了,但实际上,在新版中,中国的重要研究和一流成果,一个都没少。

  来自国外图片库的大量照片也首次出现在新版中。“科技图片从制作和画面感的角度说,国内与国外的水平还有差距,因此我们在书中采用了不少国外的照片。”周晴认为,新版在图书的编辑上,并没有刻意避免什么,而是完全采取了开放的姿态,怎样好就怎样做。

  小孩问题搞蒙科学家

  新版依然沿袭了一问一答的形式,但即便是一问一答,这些问题已经和多年前小朋友所关心的事情大相径庭。

  “第一版出版时,曾经有过问题征集,那时主要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洪星范说,包括像“天为什么下雨”、“墨水滴到水里为什么会散开”、“饺子熟了为什么会浮起来”、“冰棍为什么会冒白烟”这样的问题。现在孩子的兴趣和知识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新问题层出不穷,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比如有孩子就关注“为什么在牛奶里面加入三聚氰胺”、“为什么要用瘦肉精来喂猪”这类食品安全话题。

  “小朋友越是出于好奇问出来的问题,越难以回答。”《十万个为什么》编辑乔馥娟说,像小朋友提出来的“人为什么会老”、“人为什么会死”这些问题,当她拿着这几个最简单的问题去找病理研究方面的专家时,专家一时就蒙了,不知从哪个合适的路径来回答。

  “小朋友提的问题一下子就问到根儿上了。”乔馥娟说,他们在原生态的状态下,没有基本的知识体系,但对专家来说,有着不一样的认知,专家往往是按照理论体系、科学体系想问题。“大科学家和小朋友的对话其实不在一个平台上。”乔馥娟如此认为。也正因为这样,在编辑过程中,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不得不进行调整和拆分,比如“人为什么会死”就被拆分成了“死亡是如何判定的”、“为什么会有木乃伊”、“人能起死回生吗”。

  115位两院院士集体出动

  新版18个分册的主编、副主编,都由两院院士领衔,主要作者阵容里,更有不少有名望的科学家,以及海外著名大学的华人科学家。“全国十分之一的院士都参与了进来,总共有115位两院院士或担任主编,或亲自写稿,而亲自写稿的至少有四十多位。”洪星范认为,如此写作阵容在世界出版史上也属少见。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程京,此次给孩子讲的是基因的问题,他要通过生动、形象的回答,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基因,隐性基因是怎么回事,显性基因又是怎么回事。

  程京借鉴了国外科普的写作方式,亲自从市场买回了猕猴桃,通过简单实验,把猕猴桃的基因调出来,然后再告诉孩子们基因对健康、对治疗有怎样的影响;再通过基因芯片、基因测序,讲解遗传密码的问题。“关于基因的实验,在书中都配有图片,小读者也一样可以跟着做。”程京说。

  “世界上最难写的就是科普了,单是通俗化这一条就够受的。”程京感叹说,平时用惯了学术语言,现在要改用孩子语言写科普,就好比油画家、国画家改画儿童画一样困难。比如,他比喻“芯片相当于一块饼干,又薄又脆”,而这个比喻要生动形象,还要准确,这个度很难拿捏。

  但院士们为孩子写科普更多感到的是身上的责任。程京表示,如果不把这些研究成果推广普及,这些科研成果就真的只会藏在象牙塔里了。“和全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科普还差得太远了,大众急需正面科普的引导,否则会让很多‘邪门歪道’钻了空子。”

  民间科普作家有全新视角

  “春天里,每朵鲜花都在尽可能展示自己的美丽,吸引传粉动物,并利用这些搬运工把花粉运到其他同种植株的柱头上,完成一年一度的‘人生大事’。”这是作者史军在“为什么花朵有那么多颜色”一文中的开头语。

  在700余名作者队伍中,像史军这样来自科学松鼠会的民间科普作家,至少有二十余位。而大规模吸收民间科普作家进入《十万个为什么》的写作队伍,在此前版本创作中还未有过。

  出生于1981年的史军自称是科学松鼠会的年长一族,他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读完硕士、博士后,如今是果壳阅读图书策划人。在植物分册中,史军写了五个问题,主要有关花的传粉和繁殖等问题,“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为了准确回答每个问题,我不厌其烦地查阅过多种资料,可以说一个问题至少参阅二十多部国内外的学术专著。”

  33岁的龚东从小是个超级航天迷,目前正在创办自己的公司。《航空与航天》分册中,龚东展示了自己的强项,主攻国际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的问题。他在介绍最新航天工程技术的同时,夹杂了人文、历史、奇闻的信息,让读者轻松走进了最前沿的航天科技世界。

  “民间科普作家的写作,带有更多的趣味和年轻人的朝气,生活气息也更浓厚。”周晴认为,这支年轻的科普力量通过《十万个为什么》进行了整体亮相,为《十万个为什么》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版本一览

  中国科普第一书的历次版本

  1.

  1961年至1962年,《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出版,分为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农业、生理卫生、数学、地质地理、动物八个分册,收录了约1500个问题。

  2.

  1964年至1965年,《十万个为什么》(第二版)出版,按学科门类分为十四个分册,比初版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系统,“为什么”的数量达到2000多个。

  3.

  1970年至1976年,《十万个为什么》(第三版)出版,共分二十一个分册,这套小书成为了当时许多渴求知识青少年的精神食粮。

  4.

  1980年《十万个为什么》(第四版)出版,这次修订以第二版为基础,分为十四个分册。1993年,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又编辑出版了十册“续编本”,至此二十四个分册全部出齐。

  5.

  1999年,《十万个为什么》(第五版)出版,全12册,涉及五十多个学科,包含了三千多个“为什么”,总计三百余万字。

  人物故事

  唯一参与创作一至六版《十万个为什么》

  叶永烈:每个时代的“为什么”都不同

  “我相当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韩寒、郭敬明。”作家叶永烈回望自己的青春岁月时笑称。1961年5月,《十万个为什么》出版时,21岁的叶永烈是当时最年轻,也是写得最多的作者。52年过去了,第六版即将出版,73岁的叶永烈身上多了一个特别的头衔:唯一参与过第一版至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写作的作者。

  叶永烈头一次写《十万个为什么》时,还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大三学生。1960年暑假,他把自己写的《碳的一家》书稿寄给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一个月后收到了出版社的回音。没承想,这本书的责任编辑曹燕芳还是《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的责编。

  “化学分册请来一批中学化学老师写稿,但曹燕芳编辑觉得老师们写得像教科书,她看我文笔活泼,让我试写了五个‘为什么’。”叶永烈回忆说,五个“为什么”寄出去了,曹燕芳很满意,就又寄给他化学分册的200多个问题。叶永烈从头写到尾,这些回答竟然全部被相中了。“化学分册276个‘为什么’,我写了263个。”此外,叶永烈还为天文、植物、农业、生理卫生分册写稿,“八册共有1500个‘为什么’,我写了300个。”回忆起年轻时这一幕,叶永烈语调中都透着快乐。

  让叶永烈没想到的是,首版面世没多久就红了,总印量累积高达520万册。而叶永烈也随着《十万个为什么》上演了有喜有悲的人生。

  “在写《十万个为什么》之前,我到处投稿,但是命中率很低。”叶永烈说,《十万个为什么》出版后,他再也不用主动投稿了,他的稿件不断见诸于《光明日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解放日报》等各大报刊。22岁那年他还在《安徽日报》开了专栏,发表了60多篇文章。这还不算什么,叶永烈的终身大事也有《十万个为什么》的功劳,“我回浙江温州老家相对象,第一次见面送给女方的礼物就是《十万个为什么》。”如今,当年的那个女孩已经和叶永烈相伴走过了金婚。

  有喜就有悲,“文革”中,《十万个为什么》被打成大毒草,写得最多的年轻作者叶永烈自然免不了遭殃。挨批斗,进五七干校,成了这个年轻人不得不承受的苦难。但即便在那段非常岁月,叶永烈和《十万个为什么》的缘分还在继续。“我在电影五七干校,隔一条河是新闻出版五七干校,《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散步时,又找我为第三版写稿子,我就在种水稻的间隙,写下了书稿。”

  “什么时代唱什么歌,每个时代提出的‘为什么’都不同。”从第一版写到第六版,叶永烈不仅感受到自身命运的变化,更从中探究到时代的巨大变迁。

  “我记得在写第三版时,有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用麻醉枪可以把大象打倒’。”叶永烈说,当时在云南成立了一支捕野象小分队,这个问题就是因此而来的,“这些年更多强调的是动物保护,绝对不可能出现这个题材了。”

  第三版推出后,叶永烈还收到了很多读者来信,原来他在书中写到了如何利用化学反应做镜子,但是没有写具体配方。很多农村读者因为结婚要打大衣橱,纷纷来信找他要配方。信件实在太多了,叶永烈只好自己刻蜡版,印好标准答案,一一寄出去。他告诉读者先用氢氧化钠将玻璃表面清洗干净,如果表面上有油,银就镀不上去,镜子就会像花鹿皮一样。

  “1999年推出第五版,我记得提出了液晶是怎么回事,要是在1980年第四版时,就不可能有这种问题。”叶永烈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的科学技术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他在书中就解答了液晶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液晶会起到这样的作用,液晶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和首版一气儿写了300个问题不同,73岁的叶永烈在第六版回答了20个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关注度很高的诸多问题也落到了这位老将之手,比如“毒牛奶里面为什么加了三聚氰胺”,还有“瘦肉精”、“地沟油”、“塑化剂”等这些问题都是他解析的。“我要求自己语言要活泼,尽可能从生动的故事切入后,再讲科学道理。”叶永烈说。

  内容选登

  为什么说黑洞只有“三根毛”?

  一颗垂死的巨大恒星不断坍缩,直到成为一个黑洞。这时,它在自身的强大引力作用下还会继续收缩,最终其全部物质将被挤压到一个单一的点上。这个点称为黑洞的“奇点”,那里的物质密度和压力都变成了无穷大。

  这类黑洞的结构很简单:一个视界包围着一个奇点。应该注意的是:尽管人们经常把视界称为“黑洞的表面”,其实在这个“表面”上并不存在任何有形的东西。

  早在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施瓦西已经弄清这类天体的性质,因此后来它又被称为“施瓦西黑洞”。施瓦西黑洞都是球状的。假如太阳收缩成为一个施瓦西黑洞,那么它的半径就只有3千米了。这时,它的物质受到极度的挤压,密度将会大得难以想象:6万亿吨每立方厘米,一粒芝麻那么大小的东西就有上百亿吨重!

  球状的施瓦西黑洞既不自转,也不带电荷,是最简单的黑洞。另一方面,最复杂的黑洞是既有质量又带电荷,同时还在自转的黑洞。因为极其强大的引力把黑洞的一切细节都摧垮了,所以远方的观察者最多只能探测到黑洞的三个物理量,即质量、电荷和表明黑洞自转快慢的角动量。科学家把这种情况称为“黑洞无毛”,意思是说黑洞没有任何繁琐、复杂的细节。在中国,因为无人不知《三毛流浪记》中那个可爱的小三毛,所以大家经常半开玩笑地把质量、电荷和角动量称为黑洞的“三根毛”! (作者:卞毓麟)

  为什么竭力掩饰,还是流露出了真实情绪?

  其实,不仅是你,很多情况下,竭力想掩饰自己内心情感的人,都会被有经验的人看出端倪。警察就是这些有经验的特殊人群之一,他们在罪犯的故作镇静和百般抵赖面前,经常能够洞察对手的真实情绪,从而有针对性地破解案情。

  那么,这些有经验的人是如何看出对方刻意掩饰的呢?这要从表情和肌肉的合作说起。人的面部表情,基本上分为六种,分别是愤怒、恐惧、快乐、伤心、厌恶和惊讶(也有认为轻蔑也是一种基本表情)。这些不同的表情,对应着脸上不同部位肌肉的组合运动。在这些肌肉中,大部分是人可以主动控制的。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抑制肌肉运动来抑制做出某种特定的表情。然而,面部肌肉中也有一些是人无法主动控制的。当表情中有这些肌肉参与时,人们往往就没有办法掩饰了,因为你很难主动控制这些肌肉,尤其是在表情刚发生的极短时间内,通常是1/15秒或1/25秒。这些转瞬而逝的表情也被称为“微表情”。由于很难主观控制,微表情往往能反映出人的真实情绪状态。可以说,抓住微表情,就在很大程度上抓住了真实情绪。(作者:刘超)

  (摘自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回答有删节)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