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原作者离开职场新视角改写"杜拉拉" 增八万字

2013年08月08日 14:08  参与互动(0)

  改了第一部的结局,第二部增加了八万字的全新故事,近日,《杜拉拉升职记》和《杜拉拉II华年似水》在经过作者三年的重新修订后,以新面貌出版。

  作者李可在接受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专访时表达了这次重新修订《杜拉拉升职记》并再版推出的缘由,“市场上对杜拉拉有很多演绎和解读,而其中有些和原著的初衷发生了明确的偏离。书是作者写给读者的信,我想把我的观点表达得更好一些。”

  《杜I》的首次出版是在2008年,一经出版便被定义为中国职场成长范本,成为当年的畅销书,“回顾我个人的成长经历,走过弯路吃过苦头,也得过指点受过提携。很多时候,如果遇到有经验的人点拨一下,情况真的能好很多。所以我是本着分享的初衷写杜拉拉的。”

  一晃六年过去,就连《杜拉拉大结局》的出版也已经是在两年前。重新再读原作,重新开始修改,李可花了三年的时间。对《杜II》的修订尤为大手笔,全面调整了原文的故事结构,增加了八万字的全新故事。其实当年《杜II》出版时,与《杜I》的广受好评不同,遭遇了不少的质疑,这也是李可下定决心对第二部进行大规模改动的原因。

  当时第二部书出来后,部分读者对知识部分反馈显得有些说教感,这让李可觉得出乎意料,“当年身为职业经理人的我,也许因为天天工作都接触这些东西,觉得已经讲得很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了。当时的想法,毕竟杜拉拉的市场定位是:对职场有求知愿望的人。学习嘛,没法完全像看一般的小说那么轻松,我觉得无法让所有人成为杜拉拉的受众,做好的打算是货卖识家。”

  但当李可本人离开职场一段时间后,重新再看当初的作品也改变了想法,“离开职场一段时间后,我反过来再看,渐渐理解了这些读者的感受,的确是职场知识一下灌得太猛。”

  对话李可

  重点改造情节与知识关联不足

  记者:您的作品受到欢迎,想必也是因为有不少您的体会。您在创作中会把杜拉拉当成自己的影子在写吗?

  李可:我觉得受欢迎,一是因为我的专业度和语言风格,二是因为写的东西比较务实。至于提到影子,我想就是写实的问题。分享观点知识,不分享生活,是我的原则。对于我来说,想得最多的是有哪些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然后把这部分反映出来。

  记者:看您书里有“单身公害”这样的说法,您对“剩男剩女”的恋爱观有何见解?

  李可:公司招个人都要左挑右挑选个价值观一致的,进来后若发现实在观念有差异就得想法沟通磨合,再不行只好炒人了。人和人在一起,大抵也是如此。重要的不是你们都无比上进,而是双方能取得一致配合默契,生活有无数种获得快乐的方式。

  记者:再次重新看到原来的作品有没有新的感受?

  李可:重读杜拉拉的时候,我感受到当年内心的激情,也重温了个人的成长,也许写作让我的脆弱和敏感都被放大,我可笑地因为那种激情和成长自我感动了。同时,在文字方面侥幸获得的少许进步,使我看到杜拉拉的故事结构有进步的空间。

  记者:第二部为何增加了很多“增添了买房置业、投资理财等方面的内容”,是否担心会打乱原本的节奏,让作品变得松垮?

  答:买房置业和投资理财在旧版杜拉拉2中就有,我觉得旧版需要改进之处不是写了买房置业和投资理财,而是人物之间的关联不足、情节的紧凑不足、尤其知识和故事结合得不够圆润生动,所以我把改写的重点放在这部分的改善上。 (辽沈晚报记者 李倩倩采写)

【编辑:张爱敬】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