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非虚构”正向“小说”发起挑战

2013年08月16日 11:0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首届非虚构写作大奖得主 文学奖 梁鸿《梁庄在中国》

  历史奖陈徒手《故国人民有所思》

  传记奖解玺璋《梁启超传》

  ■专访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人民文学》杂志社 广东省作家协会 《智族GQ》杂志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

  联合主办:佛山传媒集团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 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佛山市禅城区文体旅游局 广东南粤银行

  承办机构:佛山电视台 蓝虎品牌策划 任意好文化传播 佛山图书馆南风讲坛

  门户合作:腾讯文化

  谈现状“非虚构”要争夺真实

  南方日报:作为国内“非虚构写作”最主要的推动者之一,你这几年为什么对这个写作类型如此看重?

  李敬泽:那时我在编《人民文学》,开了一个非虚构栏目,开的时候心里也没有什么底,只是觉得这里边存在着某种可能性。我们现在通行的文类秩序,也不是天经地义的,从先秦两汉明清,文类的划分一直有变动,比如报告文学古代没有,是最现代的文类,小说古代有,但不入流,到了现代变成了至尊,以后还是不是至尊?谁也不敢肯定。

  “非虚构”当然不是我提出的,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是一种通行说法,但放到我们现有的文类秩序里,它就是一个异类,它能够启发我们重新思考写作的一些基本问题,从而探索新的可能性。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多地是把“非虚构”理解为一种写作观念和伦理、一种写作方式,一件可以试着做起来的事情,至于在文学的多宝格里究竟它在哪一格比较恰当,那做起来再说。

  南方日报:现在对于“非虚构写作”,认识上相当混乱,不少人把虚构文学以外的都叫“非虚构写作”,也有相当多人把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与“非虚构”画上等号,你怎么界定“非虚构写作”?

  李敬泽:这次的非虚构写作大奖,对非虚构写作做了一个界定,包括四类:非虚构文学、特稿写作、通俗历史写作和传记。我想在世界上提到“非虚构”时所指的也大致就是这四样。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当然也是非虚构。而文学的非虚构写作和特稿写作都还在起步阶段。从一开始,我就想象我们能出现《冷血》或《刽子手之歌》,当然不一定是那样的题材,但借鉴那种写作方法。现在看出,尽管已经出现了像《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这样影响广泛的作品,但这种方法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充分运用起来。

  南方日报:有一些读者表示,当代中国文学的创作,特别是小说普遍让人觉得缺乏力量。虽然现在的非虚构写作还处于比较粗糙的阶段,但是充满活力。你这么看这些观点?

  李敬泽:“非虚构”这个名目有一定的挑战性,向谁挑战呢?向小说,所以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有一次和几个朋友吃饭,梁鸿也在,年轻的评论家张莉也在,张莉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她说:梁鸿你那个《中国在梁庄》,如果发的时候不叫“非虚构”,那么还会有这样大的反响吗?

  “非虚构”特别强调了一点:这不是虚构,不是“向壁虚构”,这是真的,这在某种意义上确立了它对小说的优势。

  什么事一“非”,就有了一点叫板的意思,“非虚构”这个词避“虚”就“实”,有一种争夺的姿态。争夺什么呢?争夺真实。这一点,小说家们肯定不同意,我也认为事情没那么简单,但是我相信,它把有些困扰着我们的问题放到了台面上:文学如何坚持它对“真实”的承诺?小说在这个时代是不是在这个问题上面临极大的困难?非虚构和虚构,它们都各有一套应对我们的“真实感”的策略和伦理,小说的了不起在于,它居然在“虚假”—“虚构”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强大的“真实”的权威,但现在看来,似乎小说的这种权威性出了问题,这就给了“非虚构”趁虚而入的机会。

  谈写作作家要“站起来,走过去”

  南方日报:此前我们关注的一些非虚构作品,可能更多地是因为它们的题材,而不是写作技巧。你觉得从写作层面来讲,一部好的非虚构作品要具备什么样的特点?需要什么样的特别的写作技巧?

  李敬泽:一部非虚构作品首先是和它的读者达成了一种“真实”的契约。而实现这个契约却不像想的那么容易,你不能仅仅靠着宣称这件事是真实发生过的,就让大家相信你。实际上,生活中也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明明是真事,但让有的人一写一说,听起来就像假的。所以,我一再说,“真实”不是一块石头,摆出来就行了,“真实”也是一种认识和表达,作用于人的时候它就是一种说服力。为了建立这种说服力,一部好的非虚构作品需要运用大量手段。现在看,我们的手段还比较单一,很多时候是靠亲历性和现场感。但仅靠亲历和现场其实是不足的,最终它还是要靠对真实事件和人物的深入理解和详尽把握,一种深度的还原能力。

  南方日报:在非虚构写作者中,有作家,有记者,有学者,有各行各业的作者,你如何看待非虚构写作者的构成以及他们的写作?

  李敬泽:广义上的非虚构写作,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四类,本来就不仅是作家的事,正如文学写作也不仅是作家的事。我倒真希望有更多各行各业的人加入进来。

  南方日报:现在作家的“非虚构写作”,不时被评价为“写作”有余,而“非虚构”不足,比较依赖自身的感受,获取第一手素材的能力不足,你的感觉是这样吗?

  李敬泽:这涉及作家的工作方法和习惯。尽管多年倡导“深入生活”,但实际上,很多作家并没有围绕它的素材进行深入考察准备的习惯。下不了那个苦功夫,习惯于坐在桌前,天马行空。你写一个医生,医生是什么样的?写一个民工,民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曾经有个作家写了很多民工,有一次我问他,你知道一个民工一个月挣多少钱?这些钱是怎么花的?他的收入支出明细你能不能开出来?他没想过这个问题,那么我说,你写的那些苦都是飘在空中的,生活的困窘具体地体现在一分钱一角钱上,你小说里可以不写这个,但你心里不能没有一本账。

  欧美小说家写一部长篇,资料和调查的笔记本通常要写完十几个放在那里;写小说是这样,面对真实的事件和现象时,通常也是这样,当年卡波蒂写《冷血》,一个人从纽约跑到肯塔基乡下,相当于从上海跑到甘肃,一扎就是几年,我们的作家有没有人肯这么干?所以,“功夫在诗外”,在搞“非虚构”时,我特别强调作家的行动意愿和行动能力,不要动不动就发感慨发高论,站起来,走过去,真正做调查和体验的功课。

  南方日报:现在媒体人的“非虚构写作”,不时被评价为“非虚构”尚可,而“写作”不足。

  李敬泽:文字啊谋篇布局啊,都很重要,但问题主要不在这里。一般来说记者的新闻报道是职务写作,这从根本上不是他的个人创作。当然,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我们看到一种在报道中加强记者个人性的努力,比如会有一些情感或情绪投入,会有很多体现个人兴趣和眼光的元素。至于记者就他所采访和经历的事件和现象做长篇的、成书的写作,在西方常见,在中国还很少见,在这样的写作中,作者有可能大大溢出新闻观点,他会提供更丰富的世界图景。我相信这样的写作在中国也会多起来。

  谈颁奖这是一次公正的评奖

  南方日报:第二届南方国际文学周首设“非虚构写作大奖”,你怎么看这个奖项对于目前中国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你希望理想中的“非虚构写作大奖”呈现怎样的面目,对于非虚构写作起到怎样的作用?

  李敬泽:我想这个奖将会对“非虚构”的发展起有力的推动作用。它使非虚构这件事摆在公众和作家面前,形成一个场域,让大家更清晰地看到一些问题,比如真实问题,比如文学的虚构和新闻的非虚构写作所衍生出来疑难,比如写作的工作伦理和工作方法,比如作家的行动能力,比如现代的史传作品的得失等等。

  南方日报:另外,这次的评委也是跨界的,有文学界、新闻界、历史学界、影视界等等,你怎么看这样的评委阵容?

  李敬泽:如前所述,非虚构本来就不仅是文学的事,有其他界别的评委参加很正常。

  南方日报:作为主要发起人,你对参与此次评奖的有什么感受?对继续办好这么奖有什么建议?

  李敬泽:这是一次程序公正的评奖,有学术质量。但我也希望下次评委们有机会进行深入的讨论,而不仅仅是投票。

  南方日报:有哪些你印象特别深的作品,是否可以向读者推荐一下,并做点评?

  李敬泽:《寻找苏慧廉》,我非常喜欢,就写作难度、资料丰瞻独特和表达的严谨准确而言,我认为这是此次参评的最好一部传记。写的是一个小人物,一个传教士,由此打开了我们认识近代史的另一个角度。(南方日报记者 陈祥蕉)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