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良渚古城:展现成熟史前文明(图)

2013年08月29日 11:02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良渚古城:展现成熟史前文明(图)
良渚古城西段城墙基址,宽度达60米

  编者按:8月23日,首届“世界考古·上海论坛” 公布了10项“2011年至2012年度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以及9项“世界重大考古研究成果”,在全球考古学界尚属首次。我国共有两个考古项目入选,即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和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考古发现。其中,发现于2007年的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被专家称作是一次绝不亚于商都殷墟的考古发现,它不仅将良渚文化的文明时期从“文明曙光初露”推向“成熟的史前文明”;更像一把金钥匙,开启了人们对一个当时势力遍及半个中国的“良渚古国”的大胆猜想。

  截至目前,我国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古城共有60多座,面积大多为10万到20万平方米,其中不乏大型古城如约120万平方米的湖北天门石家河古城,约280万平方米的山西陶寺古城。然而,2007年,发现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莫角山四周的一座距今约5000年的完整良渚文化古城刷新了这个纪录:这座古城的城墙基址,东西长1500米至1700米,南北长1800米至1900米,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中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一座,堪称“中华第一城”。

  面积折算下来比400个现代足球场还要大,如此宏伟的古城,当年如何建造,如今又因何种机缘被发现?居住于此的古人5000年前是如何生活的?

  建房子引发的新发现

  2006年6月的一天,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葡萄畈村的村民要在良渚文物保护区内建房子。为防止破坏埋在地下的文物,良渚遗址工作站的考古队依照惯例先行勘探。

  在一片稻田下,考古队员们先发现了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沟,宽约45米,河床内有许多良渚晚期的碎陶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斌决定在沟渠东侧挖个坑,看看除了陶片还有些什么,结果发现这里的土质为黄土,不同于良渚一带灰黑色淤泥,明显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而来,而在黄土下面,竟然铺着一层大小均匀的石块,“由于当地经常发洪水,我们当时以为这可能是个河堤遗址。”可随着发掘工作的继续,刘斌的看法开始改变,“四周的城墙都出现了。”2007年4月下旬,这条底部铺垫石块、大量黄土夯建的南北向“堤坝”遗迹终于露面:南至凤山,北接东苕溪,长1000余米,宽40米至60米;到了6月初,考古队员又在莫角山北侧的河池头村,发现了一段东西向、底部铺垫石头的遗迹;9月中旬,西起苕溪,东接雉山的一段也找到了;10月下旬,莫角山东侧发现了相同遗迹;直到11月上旬,在莫角山南侧发现又一条“底部铺垫石块、大量黄土夯建”的遗迹。“发现第二个底部铺垫石头的遗址时就有过城墙的大胆推断,直到围了起来,才最终证实了城墙的存在。”刘斌说。

  一些专家认为,如果这座占地290万平方米的古城背后意味着一个良渚古国的存在,那它将是夏商周之前更早的一个朝代,因为和文字一样,“城”也是区分氏族社会和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曾在接受杭州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良渚古城发现的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前还从未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良渚古城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古城遗址,堪称‘中华第一城’。”

  依势建城 城墙超厚

  这“中华第一城”到底什么样?

  从地图上看,良渚古城的格局十分清晰,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更令人惊叹的是建城的位置充分利用了周围的自然环境,明显是经过精心勘察与规划的。刘斌说,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南北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小山,则分别被用来作为城墙西南角和东北角的制高点。

  根据计算,古城墙在莫角山四周的田间延绵超过了6公里,但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地段已被破坏。保存较好的北城墙,高度约4米,靠外墙的石块明显比内墙的大,依稀可见当年非凡的气势。古城城墙的厚度同样十分罕见。除了南城墙略窄,40多米宽外,其余三面城墙都有60多米宽。古人为何要筑这么厚的城墙?有关研究人员解释说,城墙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像长城是用砖石彻成的,下宽上窄,只有十几米,明城墙也只有20多米,而良渚古城地处沼泽地边缘,地基较松,因此要用石块作基础,然后再在上面夯黄土。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陆续发掘出陶器、木器、石器。在东城墙的一段剖面里出土的陶器也是良渚晚期特征,与西墙和北墙出土的陶片完全一致。根据这些出土的陶片判断,良渚古城使用的下限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其始筑年代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后才能做出判断。

  生活与水有关

  作为江南水乡最早的居民,那时的人们就懂得了充分利用水,在河道纵横的环境中生活、作业、玩耍。据刘斌介绍,那时候的人,出行靠筏、饮水靠井、食物靠稻、灌溉靠坝,总之,一切与水有关。

  稻作农业,一直是良渚文化发展的根基,这里是种水稻最理想的地方。良渚人的主食,就是白米饭。2012年,考古人员在莫角山宫殿区东侧的斜坡上,发现了大量已经碳化的稻米,有2万至3万斤,应该是宫殿粮仓着火后,被废弃的堆积物。

  但这里并不是一个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刘斌说,良渚位于太湖平原,海拔只有2米多高,西北为天目山,是浙江的暴雨中心,洪水一来,房子就淹了。选择住在这里,安全要保证,温饱也得解决,所以,一些聪明的良渚人,开始动脑筋了。

  上世纪90年代,考古人员便发现了塘山遗址,长条形,位于良渚遗址群西北部,它有一条长6公里的水坝,能挡住古城背面从大遮山流下的山洪,将水引向西边,好让古城直接避开山洪。近几年,考古学家又在西北面的大遮山中发现了10个人工堆筑的水坝——彭公水坝系统。其中,如今被当地人称作岗公岭、秋坞、石坞、老虎岭的土坡,就是四五千年前古人堆筑的水坝遗址,长的300米,短的几十米,建于两山之间,而且部分可以和塘山的水坝相连,“这就构成了古城外完整的防洪水利系统,是良渚古城的有机组成部分。”刘斌说。

  “良渚古国”的文明猜想

  从过去的考古发掘可以看出,良渚文化已产生了贫富分化、等级差别以及礼仪制度等,在良渚文化的一些玉器和陶器上,还出现了为数不少、形体接近早期文字的刻画符号。良渚文化由此被认为是”文明曙光初露”。而良渚古城的发现,则将这一认识推进一步,标志着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

  “中国的古代国家基本有都城。有没有城,是区别氏族社会和早期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有的专家表示,良渚古城的发现让研究良渚文化的学者们有了一幅新的良渚“地图”。古城所环绕的莫角山上有宫殿等级的基址,其西北角的反山上出土过刻有神人兽面纹的大玉琮等数百件玉石制器的王一级的墓葬,东北角有六七米长的大方墓遗址,东南面则出土过重要的大玉璧。

  良渚古城的发现,让一个“良渚古国”的大胆猜想“呼之欲出”:在遥远的5000年前,也许在现在的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瓶窑一带,精心修筑的城墙保护着经济发达的“良渚古国”的都城。城中的莫角山上建有恢宏的宫殿,统治古国的贵族们就是宫殿的主人,他们死后葬在反山大墓中,城外大量的陶器作坊、玉器作坊汇集了能工巧匠,他们按照一定标准加工的精美玉器、陶器等,由商人们携带,在码头上船去往四面八方……(记者 杜洁芳)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