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歌剧舞剧院:3部原创剧为民族歌舞剧探路

2013年08月29日 11:14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8月16日,2013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拉开帷幕,中国歌剧舞剧院新创舞剧《孔子》以清雅飘逸的风格再现了孔子厚重跌宕的一生。8月22日,该院保留剧目《红河谷》在北京保利剧院成功上演。至此,中国歌剧舞剧院成为演出季中首个顺利完成展演节目的院团。

  演绎历史人物,对人物的加工与创造往往面临巨大挑战和争议。舞剧《孔子》用艺术的方式走近孔子,不仅要展现孔子的儒家思想、人格魅力、精神特质、智慧光芒,更要传递源远流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挖掘蕴含其中的当代价值和中国精神。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歌剧舞剧院选择孔子进行演绎并通过孔子与当今时代对话,显示了一个剧院的创作勇气、文化担当。

  中国歌剧舞剧院是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中历史最悠久、涉及艺术门类最齐全的国家级院团,60多年来创作了100余部优秀剧目。剧院在探索具有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民族歌剧舞剧创作上经验丰富,创作了《白毛女》、《宝莲灯》、《红楼梦》、《南京1937》、《在那遥远的地方》和《红河谷》等多部堪称中国现当代歌剧舞剧经典之作的作品。在歌剧舞剧的民族化创作方面,中国歌剧舞剧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近几年,在文化部党组的领导下,中国歌剧舞剧院领导班子确立了“以歌舞晚会的收益盘活歌剧舞剧创作”的核心理念,带领全院演职人员齐心协力,通过强化内部机制改革,开拓演出市场,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和努力创新,演出场次和收入连年递增。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收获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留住了人才,为歌剧舞剧的创作提供了资金及人员保障。

  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林文增认为,“当前,民族歌舞剧创作面临的最大难点在于艺术创作的两个基本点,即内容与形式。内容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认识、了解,形式也离不开对内容的表现、解读、宣泄。它们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整体水平不仅要保持国家级的最高水准,还应该通过不断学习汲取历史和时代的养分,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国民族舞的发展正趋向于多元化,而正是舞蹈形态和表达上的多元化、丰富化,造成了创作者无法在艺术精神层面的深入。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独到的思考,这种继承是没有生命力的。而且民族舞面对的观众群的知识结构也在变化,观众的欣赏需求层次也越来越高,对民族舞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林文增还认为,难点还有一点——正如中国歌剧舞剧院前院长乔羽所说的“不为时尚所惑,不为积习所蔽”,如何辨清和把握规律也是个难点,文化艺术领域中的难点,就是如何发现规律、尊重规律、顺应规律。面对难点,中国歌剧舞剧院迎难而上,总结出了一套民族歌剧舞剧创作的独特经验。

  首先,剧院坚持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是文化艺术发展创作创新管理运行的规律。林文增认为,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既是难点又是关键点。一旦准确地找到,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难点很可能就是突破点,一旦突破很可能就转化为亮点、闪光点,如何辩证地看待对待难点才是问题的关键。

  其次,剧院在注重创作要符合当代观众审美的同时,又注重对古典艺术精神的继承和把握,传达出艺术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剧院参演2013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的3部作品,在题材上既有神话题材的挖掘,也有古典文学艺术的借鉴。从古代人物入手找寻中国文化的根源,以肢体语言追问人物的命运,体现了剧院的艺术高度。

  再次,剧院坚持机制体制的创新。此次演出季推出的3部作品创排中,剧院对演员人才不拘一格,不论资排辈,与国际接轨。据悉,中国歌剧舞剧院始终坚持对歌剧舞剧演员的培养,舞剧《孔子》,歌剧《苏武》、《红河谷》都采用了公开竞选角色的选拔方式,经过唱段、舞段展示,角色配合,角色性格分析等环节,一批年轻有实力的演员脱颖而出。

  舞剧《孔子》的男主角胡杨是今年刚刚进入剧院的新人,凭借扎实的舞蹈功底和较强的文学能力,其在舞剧团80人中被选为主角。刚刚参加工作就担当这样重要的角色,胡杨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主动与导演探讨人物内心,看了20余本关于孔子的书籍,以增强自己对孔子的理解,更好地在舞台上表现孔子的形象。

  孔子后人——第77代孙孔德辛担当舞剧《孔子》的编剧、导演。孔德辛尝试用自己最熟悉的舞蹈形式走近孔子,用肢体语言表达孔子的喜怒哀乐,用丰富的音乐旋律和舞台意象呈现孔子的内心空间和情感世界,希望该剧中的孔子能回到凡人的世界。任何艺术实践都要适应时代的审美变化和美学趋向,进行合乎艺术规律和当代性的创新实践,这也是原创民族歌剧舞剧能够不断赢得观众、保持艺术生命力的动力所在。此次,舞剧《孔子》的服装造型和舞台呈现正是在民族化和当代化两个方面的有益探索,赢得了观众良好评价。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乐见中国歌剧舞剧院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以开阔的胸怀和灵活的创新机制,创作出具有中国品格和中国特色的精品。 戈 午/文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