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淳朴雅趣民俗被庸俗现实俘获 莫让节日变“劫日”

2013年09月23日 13:15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中秋过后,国庆长假即将到来,面对扎堆“飞来”的结婚请帖,已婚人士要掏红包“还债”,而对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来说,过节如“过关”,常常一个月工资都不够应付这些人情的。这几天,家住成都成华区新鸿南路某小区的小陈相当郁闷,在国庆节即将到来的前两个星期,他接连收到了7张结婚请帖。(《华西都市报》9月21日)

  国庆节在即,一个7天的长假在向人们招手。然而,国庆节也是年轻人大办婚宴的吉日,一张又一张“红色罚单”也在向人们招手。对于不堪“红色罚单”所累的人来说,国庆长假竟成了一次“文化苦旅”。

  随着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文化大行其道是造成“办大宴送大礼”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消费文化背后的“面子文化”是一个重要动因。除此之外,传统的礼数对大众行为的潜在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必须看到,某些经久不衰的陈旧陋习,一旦搭上了泛物质化、货币化的便车,就很难让人们再淡泊与理智下去了,面子、形象与“感情搭售”、礼数公关,宛若自我膨胀的“文化气球”,在世俗的天空中负重挣扎。于是本应是礼数、礼仪文化主宰者的人们,反倒被其奴役了。

  为何美好的民俗乃至礼仪文化被异化为世俗的、利益化的捷径通道?许多人之所以沦为消费的“节奴”和“礼奴”,恰恰是因为那些本应淳朴、雅趣的民俗、礼数、文化母语,被庸俗而功利的现实俘获和“奴化”了。以前有句话叫“礼轻情义重”,现在却变成“礼多人不怪”了。

  虽然节日办喜宴送贺礼自古有之,但是讲究的是个“情”字,主要是起到沟通感情的作用。送礼,要量力而行,重质而不重量,回归到情感交流的本位上来。别让礼尚往来变了味道,让沉重的“红色罚单”压弯了人们的腰身。只有保持文明节俭的传统,节日才不会变成“劫日”。

【编辑:蒲希茜】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