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阎连科新作首发 称探索创作方法更重要

2013年09月29日 08:16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作家阎连科的新作《炸裂志》近日由九久读书人、上海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昨天,该书的首发签售式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举行,阎连科认为,作家不应该抱怨现实生活比小说故事还复杂,应该去寻找新的创作方式。

  记录三十年村庄变迁史

  《炸裂志》最早发表在《收获》杂志的“长篇小说秋冬卷”上,随后引起评论家和读者的关注。小说全书共记十九章,整体结构像一本地方志史。在书中,阎连科用“神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夸张而荒诞地记录了一个村庄在三十年间,从小村庄发展成为大都市的故事。小说的开头很像一则新闻事件,但阎连科表示,他要追求的不只是生活的真实,“我想要追寻的是灵魂、精神的真实。”他希望读者不要只是简单地看到书中的欲望、金钱、权力和男人与女人关系等,而应该思考我们在这个时代中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

  谈到书名,阎连科解释说,用“炸裂”这两个字是一种偶然。有一次他去韩国,在一堆韩文中看到了“炸裂”两个汉字,在当时的语境中是人满为患的意思。他说:“中国很多变化仿佛发生在一夜之间,炸裂这两个字可以最精准地表达这三十年来我们社会的一个状态。”

  探索方法比抱怨更重要

  近年来有些作家抱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故事比他们写的故事更有想象力。对此,一直坚持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阎连科不以为然,“中国社会现实的复杂性、荒诞性已经远远超过作家所写故事的荒诞和复杂。这个时候作家不应该抱怨什么,不能说社会生活太复杂,我们赶不上。”在阎连科看来,之所以没有创作出好的小说,作家应该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的想象力可能匮乏了、迟钝了;另一个是我们原来的、上世纪80年代的一些创作传统,可能不适用于今天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了。”

  他认为,当代作家可以换个角度、换个立场、换个方法去创作,不必用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我们这一代人,既汲取了太多国外的写作经验,比如荒诞的、魔幻的、幽默的,也受到中国传统写作方式的影响。近年来我的一些作品,比如《受活》《风雅颂》还有这本《炸裂志》也在探索一种非常独特的、中国的,又是现代性的写作方式”。(记者田超)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