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六旬翁倡孝贤 开荒山建碑林(图)

2013年10月14日 10:10 来源:河南商报 参与互动(0)

  张林银正为游客介绍碑林里的碑刻

  孝贤碑林永久免费对外开放

  孝贤碑林内孝文化千米长廊

  记者 姬中贵/文 张郁/图

  登封市少林景区内,有一座以孝、贤文化为主题的景点——孝贤碑林。

  这个占地9200多平方米、拥有426块碑刻的景点,由登封退休干部张林银历时8年建成。

  孝贤碑林宣扬“让世人倡孝、让孝行天下”,永久免费对外开放。

  碑林

  “永久免费开放”的孝贤碑林

  嵩山少林寺塔林西南约650米,钵盂峰、凤凰岭之间,有一处视野开阔的山地。以孝、贤文化为主题的公益性景点孝贤碑林,便在此处依山而建。

  这个占地9200多平方米、拥有420多块碑刻的景点,是中国首个“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教育基地”。

  昨天是重阳佳节,也是我国第一个法定“老年节”,孝贤碑林迎来了客流高峰,游客以老人、儿童居多。

  65岁的游客张先生专程从开封赶来参观,“尽忠行孝,敬老尊贤,游览一周,感触很深。”

  登封市退休干部、年过六旬的张林银是碑林的讲解员,这座孝贤碑林,主要由他个人出资修建。

  张林银说,2003年一次他与附近村庄的几名老人聊天时,得知他们的晚年过得并不快乐。“关爱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张林银认为,孝的本质是“爱”,表达方式是感恩。人出生时受到父母恩惠,成年后必须懂得回报。

  抱着这一想法,他决定,在少林景区内建一座以孝、贤文化为主题的碑林,来铭记、传播孝敬老人这一传统文化。

  坚持

  历时8年,开辟荒山建碑林

  2005年,孝贤碑林开始筹建,2006年3月,张林银写了一份《关于建孝贤碑林的可行性报告》。三天后,报告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和批准,他兴奋得一夜没睡。

  最终,孝贤碑林选址在少林景区的一片荒山上,项目设计方案委托给了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张林银开始和老伴一起,带上洋镐、斧头、镰刀,开辟这片荒山。“每天天不亮,两人就骑着一辆小摩托,从家里出发到20多公里外的山上,风雨无阻。因为路远,他们的中午饭就是早晨出门时带的馒头或者油饼。”张林银的儿子张宏愿说,这一干就是8个年头。

  因为少林景区白天不让进大型货车,水泥、大沙、石头、碑刻等,只能晚上运。这段时间,夫妻两人几乎每天都是早晨五六点出门,第二天凌晨一两点才回家。

  辛苦不说,过程也很是危险。2011年5月,张林银指挥碑刻入场时,一块重逾千斤的石碑突然从车上滑落,砸在了他腿上,致左腿骨折,右腿也受了伤。住院第二天,他便从家人手中要来相关资料,“遥控”指挥工人施工。出院当天,腿中夹着钢板的他第一时间又奔赴施工现场。

  心声

  为这粉身碎骨也值

  工程浩大,为省钱张林银会把很多工作包下来自己干。然而家中积蓄对于碑林工程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张林银回忆,一到春节他就不敢出门,晚上也不敢亮灯,生怕谁带着孩子来串门拜年,要给压岁钱。唯一的外孙女他也从来没给过一分压岁钱。

  碑林还在建设,张林银就四处筹资,从战友、亲家、本家、朋友等处,累计筹措资金897万元。

  后来,这件事受到了河南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的关注,各方捐助开始多了起来,建设也越来越顺利。

  与此同时,张林银开始向全国征集孝文化名言书法作品,向全国文化名流、书法大家、佛道教界大德、商界精英累计寄出信件5000余封,收到了全国和海外知名人士“诗书画孝贤文化作品”500余件。

  碑林建设也引来不少官员和书法名家关注。民政部原副部长、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主任李宝库寄来《敬老心语》十则,中国记者协会名誉主席、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为碑林题写了匾额;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全国妇联原主席顾秀莲,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马万祺寄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世界汉诗协会名誉会长林丛龙等人也先后寄来碑刻作品。

  这座碑林累计耗费资金将近2000万元。“现在终于建成了,为这粉身碎骨也值。”张林银说。

  心愿

  孝行天下

  世人都提倡孝道

  碑林建成了,并于2011年重阳节正式开园。张林银又宣布,“嵩山少林孝贤碑林”定位是大型公益文化碑林,将永久免费对全社会开放。

  “做这件事,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内心宁静。”他说,从建造碑林的第一天他就已经决定了孝贤碑林永久秉承公益性原则,目的是想让世人都提倡孝道,让孝行天下。

  如今,除了“三十六贤母”碑刻仍在建设中外,碑林已经基本不再进行大规模扩建了。张林银的身份也随之转变——孝贤碑林的义务讲解员。尽管双腿因为受过伤而行动不便,他还是会每天在碑林里穿行十多次,耐心为游客讲解。

  其间,很多人慕名而来拜访,也有人慕名而来捐款。他刻了一块“孝贤功德碑”,记录人们对孝文化做出的贡献。“等攒得多了,我想再开辟一片荒山,建一个孝贤碑林二期工程。”

  让张林银高兴的是,登封市民政局准备为碑林招聘讲解员,有了政府的支持,碑林未来会被更多的人熟知,它所承载的孝、贤文化,也会影响到更多的人。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