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黄鸭颐和园展出结束 展示期间接游客200万人次

2013年10月28日 13:14 来源:河南商报 参与互动(0)

10月27日,大黄鸭和颐和园的铜牛“吻别”

10月27日,两名外国游客在拍摄和大黄鸭的“接吻照”

10月27日晚,颐和园昆明湖上的大黄鸭正在放气

  10月27日晚6时,大黄鸭在北京颐和园为期一个月的展示正式结束。大黄鸭展示期间,颐和园共接待游客约20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30%。

  “童年记忆放大了,整个世界就变小了。”这是荷兰艺术家、“大黄鸭”设计师霍夫曼透过艺术品所传播的价值。他说,世界上的水是我们共同的大浴缸,橡皮鸭遨游不同水域,联结世界上的我们。这是件关乎欢乐、幸福、童年的艺术品。

  西方“大黄鸭”和东方“铜牛”

  作为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主宾城市阿姆斯特丹的“设计去荷兰”系列展示,一只高18米、由200多片橡胶拼接成的“大黄鸭”自9月26日起在颐和园展出一个月。

  它先遭遇了各种本土鸭“抢风头”,后经历了霾的“雾里看花”,也曾因呼啸的大风而“泄气”,还领略了著名烤鸭店的“热情编排”。

  在中国古典皇家园林颐和园的昆明湖东堤,“大黄鸭”与镌刻清朝乾隆皇帝篆体铭文的“铜牛”相对,铜牛铸造于18世纪中叶,意为“降服洪水”“祥福百姓”;“大黄鸭”从西方一路走来,扮演唤起童年记忆的“治愈系大玩具”。

  阿姆斯特丹市市长范德拉恩说,这简直是完美的相遇,源远流长的东方园林艺术和前卫流行的西方艺术,彼此映衬着对方,也成就着对方。

  艺术家用作品传递理念与信仰

  颐和园的鸭迷中,有佩戴纪念胸章的年迈夫妇,感叹与“大黄鸭”跨越中西的缘分;也有出生在山里的农村人,尽管儿时没有澡盆小黄鸭作为玩具,却也燃起美好的童年记忆;还有来自德国的游客,不停地摆着亲吻姿势拍照,惊喜于跟“大黄鸭”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居然在中国。

  2007年首次出游至今,霍夫曼的“大黄鸭”游历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德国纽伦堡、日本大阪、英国伦敦、澳大利亚悉尼、中国香港等13个城市。

  霍夫曼向记者透露,结束北京展示后,将带大黄鸭去台湾,在高雄和基隆停留。

  “艺术家需要透过作品传递理念和信仰,而不是追求艺术品如何受欢迎。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大黄鸭在地球上每一站旅行所构成的那个‘整体足迹’,它把陌生人联系在一起,给大家静下心来回忆的契机,分享彼此的欢乐,也思考交流的重要性。”霍夫曼说。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