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西太原大规模集中修缮文物建筑

2013年11月07日 16: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山西太原大规模集中修缮文物建筑
古圆通寺在车来人往中正在修缮。 胡健 摄
普光寺修缮前,这里曾是一片市井模样。 文物部门提供 摄
施工工人正在修缮普光寺。 韦亮 摄

  中新网太原11月7日电 题:中国城中庙与城建的“斗争”岁月

  作者 胡健

  54岁的常玉梅两手紧握铁锹一铲铲地和着水泥,不时穿梭在建筑垃圾遍地的古圆通寺周围,这是他修缮的第七个寺庙。他说,修庙不为别的,“只图积个功德。”

  常玉梅要比同龄人显得苍老。一圈黑白相间的短寸下面满是被时光雕刻成的褶皱,嘴里叼着味道呛鼻的旱烟,腾起的烟雾令他眉头紧锁,却显得干劲十足。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来自河北平山,42岁那年结束了种地生涯,来到中国佛教圣地五台山以修庙为生。12年间,他修了6座庙宇,主要负责土建工作。在与他交谈的十几分钟里,他说的最多的话是“我没什么文化,你找其他人吧。”

  2013年10月,常玉梅和十几个工友开始了古圆通寺的修缮保护。两个月前,有着千百年历史的古庙宇,在太原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浪潮中“有幸”重见天日。这些庙宇矗立在城市中心,在高楼大厦的簇拥下略显孤单,一个有关保护和发展命题就此产生。

  孤独的60年

  古圆通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东缉虎营街48号,与之百米相隔的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山西省实验中学,每到上下班(学)高峰期这里总是人头攒动,拥堵不堪。现存的屋顶被错综复杂的电线遮挡,四周被蓝色铁皮圈起,俯瞰时曾经香火茂盛的景象断断续续地窜入脑海。

  明、清之际,古圆通寺是太原盛极一时的佛教庙宇,位于后小河岸边。每逢节庆或法事活动,都有高僧开讲《盂兰盆经》,众信士围聚河边燃放河灯,一幅繁盛景象。一眨眼的间隙,目光重新定格在川流不息的车潮中,几个“蚂蚁”大小的工人穿梭在铁皮墙里,锯木、和水泥、搬砖,为古圆通寺重见天日忙碌着。

  与古圆通寺一街之隔的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古老的寺院——普光寺。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阳曲县志》记载,普光寺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鼎盛时有众多的高僧、名士在此频繁活动,对中外文化交流及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然而在近60年的时代变革中,它早已褪去浮华,隐匿在房屋林立的民居里,黯然神伤。

  58岁的老李是普光寺的上任“主人”,曾在那里居住了21年。再次见到他是在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赵庄的安置房内,秋日的阳光从落地窗打入,使这间70多平米的房子敞亮许多。“16楼的空气比以前寺里好很多。”老李说,以前屋里难觅新鲜空气,整个院子里都是煤炉的味道。

  “上世纪50年代,普光寺是西缉虎营小学的办公室,后来周围陆续建了不少房子,成了学校职工宿舍。”现年70岁的太原市杏花岭区文物旅游局文史顾问孙毅拿出普光寺修缮前的老照片对记者说,普光寺大殿的横梁上被住户做了吊顶,垂下几根连接灯管的电线,吊顶上方清晰可见梁柱上精美的“龙形”彩绘,屋顶铺有金黄色琉璃瓦。

  孙毅说,普光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香火还很旺,发挥着作为寺庙的作用。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仍然作为庙宇存在。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迅速,住房问题尤为突出,最紧张的时候一间10平米的平房里住着三代人,一住就是几十年。“虽然它依然热闹,人来人往,但作为山西最古老的寺庙,它是孤独的。”

  史上最大规模集中修缮

  2013年8月,随着山西太原大规模城市建设工程的开展,29处文物建筑、历史民居和文物保护单位集中修缮,总面积约两万平方米,是千年古城太原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中修缮。据山西省文物局公开数据显示,山西古建筑遗存总量多达28027处,是中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其中,木结构建筑上起魏晋,下至民国,时代连续,品类齐全,因此山西又有中国“木建筑宝库”的美誉。

  和普光寺一样位于太原城市中心的庙宇还有位于太原市育英中学对面的文殊寺、位于南肖墙的关帝庙和浙江会馆、位于万达广场的城隍庙。这些被“冷落”多年的庙宇得以集中修缮离不开“造城市长”耿彦波的超前意识。

  从2008年1月担任大同市长开始,耿彦波掀起了一场“造城风暴”,五年间总共修建了200余条、400多公里的道路和桥梁,将城墙、护城河、辽金建筑群、明朝代王府以及里坊格局全面复原,数十万人口也因此搬迁,“煤都”就此华丽转身,底蕴犹存。

  和大同轰轰烈烈的复建古城相比,此次太原市的古庙修缮显得九牛一毛,但仍然解决了困扰市民数十年的顽疾。在普通市民看来,这些庙宇经历了烟熏火燎和风雨侵蚀,屋瓦残损破败不堪,已无重修价值。可太原市杏花岭区文物旅游局局长宋建伟并不这样认为,“这是历史的沿革,文化的传承。”

  “文物保护工作是文物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虽然老祖先留下这么多破破烂烂的文物,对城市发展显得不协调,但我们保护的是城市的文化和灵魂,意义重大。对于后人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就是要从这些古建筑中汲取养分,不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从而实现和历史面对面,了解先人们的历史足迹。”宋建伟说。

  修缮古建筑就像“做手术”

  唐大华是一位民间古建筑爱好者,他有个更被大众熟知的名字——“爱塔传奇”。

  2010年8月,山东德州人唐大华第一次来到山西,作为一名古建筑爱好者,他曾说出“不到山西非好汉”的豪言壮语。截至目前,唐大华的山西访古之路已经叠加到第十四次。2013年10月3日至6日,唐大华自驾1350公里来到晋城市的陵川县和长治市的长治县、壶关县、平顺县,走访了他曾去过和未去过的古建筑现存地,继续在其个人博客上呼吁拯救那些“病危”的古迹。

  在得知太原市大规模修缮古寺庙的消息后,唐大华兴奋中肯定地说,“这是件非常难的事。”他说古建筑的修缮就像做手术一样。“这些破败不堪的古建筑就像一个人生命垂危的病人,到了必须做手术的时候了。做手术就会留疤,不能因为怕留疤就不做这个手术,那最终只有死路一条。”

  唐大华说出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略显忧伤。

  唐大华认为,传统文化不能都是博物馆里的坛坛罐罐,之所以保护这些濒危的古建筑,更重要的是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平遥古城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而它依赖的就是一片完整的城墙。古代几乎每个县城都会有城墙,没人会拿这个当宝。唯有它经过历朝历代完整的保存下来,才体现了独一无二的价值,才会有后人因此获得历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唐大华的草根身份不同,现年80岁高龄的柴泽俊是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原所长,从事古建筑保护已有60余年。他认为,现代城市规划中往往忽视历史文化的保存,“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历史文化是人们灵魂中的一个脉络,是民族成长过程中的印记,如果没有这些历史建筑,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该怎么证实呢?”柴泽俊话语间忧心忡忡。

  城中庙保护和城市建设矛盾突出

  “中阳文庙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城内,现仅存一座明代大成殿。如今文庙所处位置已是县城内的黄金地段,2012年10月,中阳县将明代大殿拆除,原址进行房地产开发。”这是唐大华2013年8月20日在其个人博客发表的一篇博文,题目叫《明代大殿为房地产让路中阳文庙乱象何解》。

  事实上,早在2012年11月,唐大华便实地探访了中阳文庙,对于如此“保护”古建筑,唐大华提到最多的词是“荒唐”。而官方的说法是,“由于历史原因,文庙被周边建筑层层包围,基址下沉2米多,加之大成殿本体因多年风雨侵蚀,墙体裂缝,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介于此,中阳县政府从2009年起着手研究保护事宜,并非为开发商让路。文庙将在柏洼山按原样原料重建。”

  对比此事,唐大华对太原修旧如旧、原址修缮的保护做法直言“实属不易”。“这些古建筑没有因为搞城市建设拆掉,而是把它修起来,这实际上意味着把古建筑‘钉住’了,任何的人再搞开发,也不可能把一个完好的古建拆掉,所有的城建都要为它让路,这个意识非常可贵。”

  柴泽俊认为,在城市建设的浪潮中,应给古建筑留有一点空地。“在现在土地贵如金的社会里,有很多建筑都是可建可不建的,忘记给历史文物留下一点空地。北京作为大都市都能留下天坛、鼓楼、帝王庙,而山西作为文物大省却一直在流失,太原壮观的八座城门也都拆掉了。如果城市建设忽视了这一点,必定会遗憾终生。”(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