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朝阳农民自办“文化大院” 电影演出俱备(图)

2013年11月07日 16:53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世山文化大院

  朝阳区虽然土储和农民上楼的速度在全市屈指可数,但辖区内仍然存在着广大的农村地区,但这些地区的农民已无地可种。

  土地没了,农民能把乡村情感寄托在哪里?失去了土地,是不是意味着失去精神家园?在那些还没有完成农民与居民身份彻底转变的农村地区,一些文化大院正在悄然生根发芽,这些大院不仅吸引了当地农民的注意,成了他们茶余饭后的主要消遣,甚至吸引了无数外地人和市民粉丝。

  这些文化大院都是真正以家庭为单位自发形成的,它们是建在老百姓家门口的大舞台。记者此次走访的这四家文化大院不仅在农村地区小有名气,甚至已经从一开始村里人零散式的“自娱自乐”发展成为名声远播至区外、国内、国外的文化品牌。

  到目前为止,朝阳农村地区的这些“文化大院”还是其他区县所没有的特殊文化现象。

  世山文化大院

  “每周坚持放2至3场电影,观众少则十几个,多则上百人。平时不放映电影的时候,大院里也人来人往,歌声不断。”

  创办世山文化大院的绳世山是土生土长的朝阳金盏乡沙窝村农民,今年63岁的他读书不多,却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没有不在行的,而且从小就有一个和光影相关的梦想——当一名光荣的电影放映员。也正是这份对电影放映的深爱,最终让他成为了这个以电影为主题的文化大院的创立人。

  “回忆童年时代,农村的文化生活极为匮乏,能看到一场电影简直是太奢侈了。看一场电影要步行好几里路。一两个月才能看上一场。”绳世山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对电影的痴迷,“每次放电影,我都会早早地赶到现场,全神贯注地看着放映员的每一步操作,从心眼里羡慕放映员,好像银幕上的那些精彩画面都是放映员编出来的。从那以后,我就有了一个成为放映员的梦想。”这个梦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才得以实现。那是在1975年,国家投入了8.75毫米的小型放映机进入农村,在农村定期巡回放映。那时演一场电影,短则一个星期,长则半个月。十里八村的人追着放映机,演到哪里看到哪里。每场电影放映时,周围都会被挤得水泄不通。有的人早早就占好了地方。来晚的人怕看不见,就带着凳子,踩在凳子上看。孩子们有的爬上树,邻近的住户索性站在房上看。“看到了这样的场面,我就立志买一台放映机,天天给村民放电影。”一次偶然的机会,绳世山从别人手里花了280元买了一台二手8.75毫米的放映机。

  “提起买这台机器,还差点儿打离婚。您想呀,当时生产队挣工分,一个好劳力一天挣七八毛钱,这280元对于一个纯农业户来说是个什么概念呀!孩子大人要吃要喝,还得要过日子,您想老伴能不气吗?”

  虽然有了电影机,但绳世山紧接着又开始为片租发愁了。那时放映公司是收费的。新片上百元不等,老片也得二三十元。当时二三十元也不是个小数目,从哪找钱付这片租呢?为了能使电影放映下去,绳世山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开个小店,卖些糖果、瓜子、花生。在演电影时买的人多了,从利润中也就把片租挣回来了。

  放映到了1995年,绳世山的孩子都上学了,家庭经济有了些困难,他便去汽车驾驶学校做了一名教练,暂时搁置了自己的公益放映。2006年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绳世山碰到了电影公司来学车的一个学员。通过聊天他得知现在已经进入数字化放映时代,就萌生了在家建影院的想法。在递交申请没多久,朝阳区文化馆负责人就带人来到绳世山家实地考察确立了放映点。

  “我当时特别高兴,浑身都是劲儿,马不停蹄地筹备材料,还花了近10万元建起了一个能容纳200人看电影的大厅”,虽然已经时隔7年,但回忆起自己筹建家庭放映点的情景时,绳世山仍然难掩幸福与骄傲,“当时电影公司给我提供了2台36毫米的放映机,而且还无偿提供影片。我觉得自己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因为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白天上班,晚上为村民免费放电影。2007年8月份,区文化馆正式为我的这个‘世山文化大院’挂牌,又给大院安装了数字电影,区里还给配置了桌椅空调。我觉得我童年时的梦想一下就实现了,而且还是这么圆满地实现了。”

  就是从2007年开始,绳世山每周坚持放2至3场电影,观众少则十几个,多则上百人。平时不放映电影的时候,大院里也人来人往,歌声不断。“我和老伴每天早早地预备好三四暖瓶热水,提前把桌椅擦干净,也有人问:‘你俩都这么大岁数了,不累不烦吗?’老伴说得好:‘这些年都习惯了,真要是有一天没人进来,倒不适应了!’”

  “快板刘”文化大院

  “有了这么一个大院,我们也有了享受文化生活的地方。刘世华和我们一样土生土长在村里,他自编自演的东西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他十天八天的就给我们演一回,离他家最远的走十多分钟也就到了,很方便。”

  “快板刘”本名刘世华,自幼喜欢快板的他虽然只是朝阳区黑庄户乡郎各庄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但从上初中参加学校曲艺队至今,他的快板从艺生涯已经有50余年了,他更被村民们尊称为“农民曲艺家”。

  走进位于朝阳黑庄户乡郎各庄村297号的“快板刘”文化大院,里面高挑的顶棚,宽敞整洁的环境,还有两层的小楼台都让这里宛如一处真正的小剧院。2010年,刘世华在儿子的帮助下投资几十万元建造了这个大院,为的是能让更多的村民到自家来听快板、凑热闹。刘世华对这个院子很满意,看到人们进到大院竖起大拇指,他就特别自豪和高兴。

  采访当天正好赶上有一场刘老的演出,正式演出时间还没到,村民们就陆陆续续来了,有大爷大妈也有家里带孩子的主妇,还有村里的外来打工人员。节目一开始,刘世华竹板那么一打,就赢来了村民的阵阵喝彩。

  在村里,刘世华有号召力,大伙儿都喜欢他。村民杨贵说:“现在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没问题,有这么一个大院,我们也有了自己享受文化生活的地方。刘世华和我们一样土生土长在村里,他自编自演的东西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他十天八天的就给我们演一回,村里离他家最远的走十多分钟也就到了,很方便。我们在这儿还能看到很多名人的演出,京剧大师、相声大师都来过,还有国外的演出团体也来咱大院演出过呢!”

  说起和快板的缘分,今年已经66岁的刘世华仍然就俩字“喜欢”。“我自幼就酷爱快板。小时候用家里自制的小喇叭听电台曲艺节目学艺,上初中时,学校组织曲艺队,我是队长还同时在队里说快板”,到了初中毕业时,刘世华回生产队参加劳动,在大队公社文艺宣传队主演快板,后来到双桥农场工作,劳动休息时他就在田间地头给乡亲们即兴演出,也经常在各种晚会上说快板,慢慢地,刘世华在当地有了一点名气。

  就因为太爱快板,刘世华还和著名曲艺家梁厚民有了一段不解之缘。1964年的一天,刘世华听说北京农村文化工作队在通州演出,而且演出里有快板,不顾一天的劳累,他骑车几十里路去通州,找说快板的老师求教。那天,他遇到了当时已很有名气的梁厚民老师。爱才的梁老师看了他的表演,认真给他辅导指正。梁厚民也对刘世华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段师徒情缘一直延续至今,梁老有空的时候还会到文化大院为村民们说上一段。

  如今,“快板刘”文化大院演出的节目已达二百多场,观众已达二十多万人次。刘老说:“现在村民富裕了,精神文化生活要求高,自己会说快板,退休了,就利用自己的闲余时间为大家演节目,博大伙一笑,自己觉得也是发挥了余热”。刘世华的奉献精神和精彩节目也得到了百姓的喜爱,同时还带动不少人学快板,有村民也有大学生村官,还有城市白领。

  近几年,刘世华自己出资,每月一次在自家院子里组织当地曲艺爱好者排练新段子,然后为乡亲们演出。他在农村演唱的快板,大都取材于农村里的真人真事,还有像普法宣传、计划生育、环境保护、民生民意等社会关注、农民关心的问题,他都能及时编成既风趣又有意义的快板。虽然已经66岁高龄,但刘世华创作劲头仍不减当年,他经常随身携带纸和笔,就是上床睡觉也将纸和笔放在身边,有什么新创意、新词句随手记录下来,早晨起来及时整理成文。

  提到自己的梦想,刘世华的一番话情真意切:“就想把文化大院办好,给村民送去欢乐,再多创作些弘扬时代正气的优秀作品,另外年纪也大了,多培养几个学生,把这门传统技艺传下去。”文并摄J170

【编辑:耿庆源】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