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余秋雨自传首次回应所有不实传闻 包括“被离婚”

2013年11月23日 17:06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本书是余秋雨的首部完整自传,深情叙写余氏家族百年间的悲喜沉浮。余秋雨首次正面回应20年来所有不实传闻:“深圳赠房”、“诈捐门”始末、与马兰的“被离婚”,甚至从未公开提过的第一次婚姻及其收养的女儿也将在本书中做一个郑重交代。他史无前例地花费大量笔墨记述了马兰父母和马兰本人的经历。

  我们躲到了深圳,用古话说来也算是“隐身南荒”了。当地的文艺界不知是什么样的,我们也不敢去触碰。这总该平安了吧,但无边的谣言还是在媒体上接踵而来。最让我们觉得荒诞的,是一次次地宣布我们离婚了,而且一次比一次逼真,一次比一次刺激。

  其中有一次,在媒体上再度闹得不可开交,南京《扬子晚报》的鞠健夫先生给马兰打来了电话。他倒是不相信我们会离婚,但还想听听我们的回应。

  马兰立即写了几句话传过去——

  世上有不少人一直生活在沼泽地,从来没有见过山。终于有机会来到高山面前,便惊讶:这山怎么不倒?

  过了半年,心想这下该倒了吧?一问,没倒。

  又过了一年,便断言,这次不会有错,一定倒了。但一问,还是没倒。

  于是那山成了他的仇敌,夜夜诅咒,天天造谣。

  遗憾的是,那山,一万年也不会倒。

  鞠健夫回电:“写得好!”

  从一起起“离婚”谣言,上海的几个朋友来电,他们已经隐隐约约地发现了造谣者。

  过了几天,在一个茶馆,遇到深圳的两位记者。他们说:“那么多谣言,你们一声不吭,读者都会相信他们,连我们也相信了。”

  一听就知道,他们是想用这样的语言刺激我们,让我们表态,然后再去采访造谣者,造成版面上的争辩。按照目前这些记者的职业偏向,他们主要站在造谣者一边。

  我平静地回答:“相信了他们,就不是我的读者。这是人际关系的自然减员,也是一种瘦身,求之不得。”

  从此,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那两位记者。记者中当然也有好人,但即便是好人也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当代社会的是非颠倒、价值逆反,该负第一责任的,是传媒。

  离开那个茶馆后,马兰在路上说:“我们两人,无帮无派。但是,由于从不反驳,口无恶言,自有另一种强大。”

  我说:“我们没有任何必要讨好舆论。我们只逃避,不屈服,因而强大。”

  说着,我们就到了海边。

  深圳的风景,以海边为最佳,尤其在黄昏时分。

  零丁洋里卷来的一排排深蓝色海浪,在夕阳下有一种壮阔而凄楚的寒意。文天祥在七百多年前写的诗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不知是不是也出于这种意境。但对我们而言,没有了惶恐,只剩下零丁。

  马兰最喜欢的海边景象,是台风来临时分。乌云在奔跑,海水在低吼,而她,则任凭长发轻衣大幅度飘洒,就像一位狂放的书画家在天际泼墨。

  与别人不同,只要是台风季节,我们老是在海边。

  后来我们老是互问:深圳几年,荒凉孤寂,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答案完全一致:台风中的黄昏,只有两个人在海边。

  (完)

  7

  内心独白 感人肺腑

  本期登场:《吾家小史》 长江文艺出版社 余秋雨 著

【编辑:罗攀】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