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太空科幻电影历史:首部1902年问世 仅14分钟

2013年11月29日 14:42 来源:大连日报 参与互动(0)

  《月球旅行记》经典画面

  《银河系漫游指南》剧照

  由上至下:《飞向太空》、《星球大战》、《星际迷航》、《接触未来》海报

  ▲《普罗米修斯》是具有严肃主题的科幻片

  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外太空科幻电影

  《月球》并非传统意义的外太空探索电影

  科幻片是包含了科学、哲理、美学、思想、机械等一系列元素的综合影片类型,本质是科学幻想片,今天的科幻即是明天的现实。人类对于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起源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外太空是人类最想探究的空间,或许一切答案都在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中,而电影中的外太空题材也比比皆是,其中不乏经典之作。

  初露锋芒的时代:

  停留在表象的幻想

  乔治·梅里埃是科幻电影的开山鼻祖,这位曾经的法国魔术师不满足于仅仅用手中的道具变戏法,开始使用摄影机制作魔法。1902年,电影史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问世了,全片只有14分钟,虽然现在看起来拍得很粗糙,但当年效果爆棚。那枚射入月球之眼的炮弹,也同时射入了观众的眼睛,射入了他们关于未来幻想的维度。之后梅里埃又拍摄了一系列科幻电影,如:《太空旅行记》等。后来这种魔术般的电影形式被很多人采用,如:《外太空第九计划》、《外太空僵尸》、《金星上的宇航员》等。

  虽然当时人类对于外太空的认识比较浅显,还仅仅停留在猎奇和窥探的阶段,无论是技术还是意识都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就和魔术一样给人带来的是惊奇和新鲜的感觉,但梅里埃的作品还是展示了一个简单的宇宙论和与浩瀚的星空不一样的世界。

  生存还是灭亡的时代:

  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幻想升级

  一直到1968年《2001:太空漫游》的出现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外太空科幻电影,这部影片是大师库布里克花了四年时间制作的充满哲学命题的鸿篇巨制。不仅完美地阐述了人与宇宙、可知与未知的关系和概念,还用影像艺术精确表达出了对这种概念延展部分的模糊感觉,用“黑石、骨头、猿人、星球”等一系列眼花缭乱具象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一种抽象的哲学概念,而且还勇于站在一个几乎危险的高度来表达对这种抽象哲学概念的分阶段理解与猜测,这简直就是电影界的爱因斯坦或者霍金。而这部电影问世后第二年,阿姆斯特朗才登上了月球。

  1972年,在《飞向太空》中塔尔科夫斯基开始了对灵魂的第一次考问:人是什么?塔尔科夫斯基拒绝用外在的夸张形式去感染人、煽动人。虽然没有宏大的或是古怪的场面,但在画面的构造上几近完美。

  1977年开始的《星战》六部曲,乔治·卢卡斯以卓越的创意和精益求精的风格拍摄出如此富有想象力的《星球大战》,使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科技时代。1979年开始的《星际迷航》描述了一个乐观的未来世界,在那时人类已经战胜了地球上的疾病、贫穷、偏执与战争,主角们探索银河系,寻找新世界并且与新的文明相遇,同时也帮助散播和平与理解。

  这一时期电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思索生命的意义,我们从何而来,未来又往哪而去?当在地球范围内已经无法寻找到最终答案的时候,人们将目光伸向了浩瀚的外太空。那也是人类科幻电影史的一段黄金时间,对于生命起源哲学考问的软科幻电影和对未知领域幻想而打造出一个外太空世界的硬科幻电影精品频出。

  重塑宇宙观的时代:

  对哲学与信仰的全新注解

  大多数人都有“外星人情结”,也是科幻电影最爱表现的题材之一。这一时期的影视剧更多地创造出崭新的外太空生命体生活的世界。

  1997年的《接触未来》是一部科学含金量高、理论严谨的科幻片,电影为观众带来了对宇宙的全新认知,政治、社会、宗教、国家各个角度的矛盾与讨论,对个人与世界、真相与现实、科学与宗教的思考超越了学术范围的挑战。

  2005年的《银河系漫游指南》充满了尖锐的讽刺和隐喻,电影将整个宇宙的运行看作无意义的混乱,地球其实只是一个实验品、一台为了寻求答案的电脑,人类只不过是电脑中独立计算的单元而已。

  《月球》并非传统意义的外太空探索电影,只是在外太空这个外壳下对人类自身的一次灵魂考问,如对克隆人发展的限制,解决能源危机的出口以及人的寂寞和归宿。

  在《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球上,万物惺惺相惜,生命的存在不过是从此到彼,循环不已。展现了一次新的生命体验,一个颠覆常规的崭新宇宙观。

  2012年的《普罗米修斯》则以深邃的哲学性与宗教信仰而成了具有严肃主题的科幻片。地球在人类之上,而外太空的“仿生人“又凌驾于地球之上,也凸显了本片的寓意“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特约影评人韩维宇)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