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大修缮百年红楼群 曾是中西教员住宅(图)

2013年12月10日 09:50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红楼群所在地树木郁郁葱葱。  记者高鹤涛 摄

  位于永芳堂旁 建于1915~1930年前后 有望明年校庆前投入使用

  中山大学中轴线上的红楼,为广州人所熟知,但其实在中轴线西侧还有13栋红楼,中大人习惯称其为“模范村”。“模范村”红楼修建于1915年到1930年前后,最古老的已近百年,最初是岭南大学中西教员的住宅,岭南大学校徽设计者司徒卫曾在此居住。岁月催楼老,有些残破的红楼何时进行修缮,受到校内师生关注。记者昨日从中山大学获悉,“模范村”红楼修缮工作已正式启动。

  红楼现状

  共有13栋红楼,首栋康乐红楼2007年已修缮,成为品牌专营店“尚礼居”,这次修缮余下的12栋。

  修缮内容

  以“修旧如旧”和“可逆性原则”修缮外立面、屋顶以及附属园林,尽量完整保留建筑的公共空间与周边植被。

  功能改变

  原是中西教员的宿舍,修缮后,红楼承担学术交流、师生交流、文化展览、文化休闲四种功能。

  在中山大学永芳堂和逸夫学术中心旁的大片区域,最近被围蔽,名为“模范村”的中大红楼群已开始修缮。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十几栋红楼已清理完毕,屋顶琉璃瓦也基本拆卸完成,有三栋红楼围有排栅,甚至一栋靠近永芳堂的红楼已开始安装新的屋顶绿色琉璃瓦。

  确定修缮红楼群始于2007年。这一年,中山大学将原有的科研单位陆续迁出,准备对红楼群进行整体修缮和再利用。这一年,首栋康乐红楼完成修缮,小红楼变身为中山大学品牌专营店“尚礼居”,修复投入资金超过百万元。此后,中大决定实行引入社会资金共同开发的模式:“模范村”的后续修缮将完全交由合作方打理,修缮经费将从经营收入拨出。

  不过,事情一波三折。校方与原合作方在项目运营方案上有分歧,合作方甚至试图将“模范村”改造成私房菜馆,方案因此没有通过,修缮的事延至今年。

  2010年底,经过多轮磋商,中大决定与由校方控股的广州中大白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作,修缮方案也通过了省市文物部门的审批。从修复方案看,修复后的“模范村”主要承担学术交流、师生交流、文化展览与文化休闲四大功能。

  若工程按预定进程推进的话,“模范村”有望在中大90周年校庆前也就是明年的11月12日前投入使用。

  命名:总耗资仅12.5万 被称“模范村”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百年风尘在一座座红楼间沉淀。中大红楼属于中国最早一批砖混结构建筑。13栋小红楼最早的修建于1918年前后,最迟的则在1930年前后。由于出资人多是美国的慈善家和北美华人,红楼糅合了西式建筑元素和中国的风格。中式的红砖绿瓦,墙体上却嵌进一扇扇拱形窗户,而内里更是西式壁炉装点……

  “模范村”之所以模范,因为它修建时耗资特别少。据《岭南大观》1917年11月刊记载,“本校于西北隅特建两模范村屋,用银不过千余元。”另记载,这些建筑总花费才12.5万元。《岭南大观》感叹,富人动辄用万金修建高楼大厦,贫者无力只能住低矮小屋,中大求其平衡,用极少的钱打造宜居之地真是难得。将来可计划修建十间为一列,楼与楼之间数丈距离,变成真正的一条村落。

  红楼虽然耗资少,但无论是布局设计,还是稳固程度,都让人佩服。屋里有两层,上为宿所露台,下则为客堂、膳室、厨所、储藏室,生活用地无不齐备。屋外留有余地,可开辟花圃菜畦。如今,即使有些红楼不再为人所居,但花圃的竹园依然郁郁葱葱。

  往事:曾是中西教员住宅 静心做学术佳地

  “模范村”在岭南大学(又名教会大学)的校友支持下,通过校友捐款和学校拨款相结合的方式兴建房屋,落成后用作中西教员的住宅。岭南大学校徽设计者司徒卫曾是其中一栋11号村屋(即现在的中大西北区513栋)的住户,原中大生科院和外院的教授廖祥华、杨献珍夫妇2008年以前也曾住在521栋。

  不过,很少老师能单独使用一栋,一般是资历老的教授住二楼,一楼住两家相对年轻的老师。由于多户人家使用,红楼内部也不得不进行改造,比如自己另建厕所、原来互通的窗门皆被封住、原本建筑内部通往二楼的楼梯也被封住,不得不再在外部加建楼梯。但不知何故,520、521栋红楼如今也没有可通往二楼的楼梯。

  回忆起这里居住的时光,国际汉语学院的张世涛教授赞不绝口。他如今还会常常带朋友去看自己住过的510栋。古木参天,翠竹成林,雅致的环境是静心做学术的绝佳之地。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大在西区修建了大量的教师住宅区之后,“模范村”的中西教员陆续搬走。

  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建筑亦如是。红楼的灵魂因为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名家永葆生机,孙中山、陈寅恪等思想家、著名学者在此耕耘,为世人留存不朽的著作。“模范村”的修葺,再复原其新,生生不息。文/记者徐静、何瑞琪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