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甲午战争中方“一弹之输”:穿甲弹威力小难爆破

2013年12月10日 12:4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中有一个镜头:激战中,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被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发射的一枚305毫米巨炮炮弹击中储弹仓。随着“嘭”的一声闷响,炮弹破甲而入,舰队司令官伊东佑亨心里“咯噔”一沉,随后紧张地闭上双眼,无可奈何地等待即将发生的储弹仓大爆炸,然而等了半天却不闻爆炸声。一个惊慌失措的兵士报告——储弹仓中弹,却没有爆炸。伊东佑亨如梦方醒,快步走向储弹仓,拉开门一看,只见两个对穿的大圆洞,阳光正从洞中射入,仓内无数整箱的炮弹完好无损。让观众产生疑问的是,在这之前,定远号已经有一发炮弹击中松岛号炮位甲板。那发炮弹一落,松岛号立即陷入一片火海,连绵不绝的爆炸声伴着鬼哭狼嚎声,甲板上血肉横飞,死尸累累。

  为什么同是定远号发射的两发炮弹,效果却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在解开这个疑团的过程中,我们也许能窥见一百多年前那场大海战,导致中方完败的一个细节。

  中方海军服役期长,日方备弹充足

  1894年9月17日12时许,在黄海“大东沟”,亚洲当时数一数二的两支舰队狭路相逢,中日甲午大海战爆发。开战前,中日双方参战舰艇数12比12,持平。

  黄海一战,中方完败。关于失败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本文只想探讨纯物质技术方面的因素。

  影片中清朝官员有“我一炮顶敌五炮”之说,虽有自夸之嫌,却有几分道理。近5个小时的激战,双方胶着在一起,自己沉5舰敌方竟一舰未沉,说不通啊?难道敌方舰只都有厚装甲护体?非也,其实敌方装甲很普通,撤回的日舰大多弹孔累累。难道是北洋海军的炮击命中率低?从两国战后损毁数据的详细统计来看,北洋海军的炮击命中率竟然高于日本海军许多,这或许是由于多数北洋海军都在同一舰艇服役超过四年,对装备的熟练程度强于急速膨胀的日本海军。

  难道是影片中强调的中方炮弹不足?的确,日方是为寻战而来,弹药准备充足,至海战结束,吉野舰还剩余120毫米和150毫米炮弹1251发,各种机关炮弹6095发。而北洋舰队一直对可能发生的战事估计不足,又是仓促出战,各舰所携带弹药尚不足一个基数,影片中出现致远号炮弹告罄,不得已开足马力撞向吉野舰,欲同归于尽,结果被敌鱼雷炸沉,便是例证。

  中国只能制造技术难度低的实心弹

  然而比炮弹不足更可怕的是中方炮弹杀伤力不足。当时北洋海军使用的炮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爆破弹(也叫开花弹),另一种则是穿甲弹。爆破弹击中目标后会发生爆炸,破坏力较大;而穿甲弹击中目标后不会爆炸,其攻击原理是依靠大动量(为增强动量,弹内以沙土充实,故又名实心弹)击穿敌舰吃水线附近部位后引起进水,破坏力很小。可这种炮弹却是北洋海军的主力炮弹,爆破弹数量有限。

  当时中国只能制造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实心弹,而爆破弹则主要依赖进口,虽有少量自制,但性能不稳。不仅如此,中方配备的爆破弹无论是进口的还是自制的,弹内填充的都是黑火药——这种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已经落后于时代,其爆炸威力远逊于黄色炸药。

  更要命的是,北洋舰队所携带的黑火药爆破弹中,还有一些是演习中用来打木质靶船的教练弹,威力更小。而彼时日本海军用的所有炮弹均是爆破弹,并且它所填充的是日本人自己试制成功的“下濑”火药。“下濑”火药是一种烈性炸药,这种火药填充的炮弹威力极大,爆炸后除形成冲击波和炮弹碎片外,还会伴随有中心温度高达上千度的大火,火焰会四散流动,就算在水中都能持续燃烧一段时间。开战不久,日军的“下濑”火药弹击中定远舰的军医院,其超强的燃烧能力点燃了军医院内的大量木质构件,产生的大火和浓烟一度使定远舰失去了瞄准射击和指挥能力。

  击中松岛号储弹仓的是一枚穿甲弹

  影片中,定远号前一发击中松岛号甲板的是一枚爆破弹,它显示出的强大威力并非是黑火药炮弹本身的潜能,而是由于它引爆了敌方炮位附近堆放的“下濑”火药弹。定远号后一发击中松岛号储弹仓的是一枚穿甲弹,一弹穿两洞,很称职,它并非是观众所认为的“臭弹”。因为引爆储弹仓大爆炸不是它的职责。如果这一发是爆破弹,松岛号就该留下殉葬了。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5 :0惨败的结局一直就那么血淋淋定格在历史的长河里。北洋舰队有巨舰、巨炮,却没有足够的炮弹,更缺少大威力炮弹,这听起来多少有些讽刺味道。从中也可以得出:单从中日双方炮弹这一技术细节比较,甲午大海战中方战败实属必然。(龚知栋)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