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音乐剧发展是否要借鉴传统? 专家观点迥异

2013年12月10日 21: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应妮)首届“中关村国际音乐剧研讨会”10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中国音乐剧到底是要借鉴传统戏曲实现本土化,还是要摒弃传统,针锋相对的观念在讨论中呈现。

  围绕“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民族化与国际化”主议题,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首届“中关村国际音乐剧节”艺术总监王海平首先发言。

  在他看来,在最广泛的意义上,音乐剧在中国早就存在,比如中国的乐舞、戏曲。“我们的戏曲就是传统的音乐剧,只是在舞台表现、音乐舞美的形式上或显陈旧,所以当我们解决了中国戏曲的现代性之后,音乐剧在中国就能得到大发展。”

  他认为,从内容上激活传统文化资源实现本土化,在形式上借鉴西方音乐剧的基础上完成中国音乐剧的现代化。“所谓音乐剧的国际化是就其影响力和品质而言的,而不存在可以复制的国际模式,否则就是简单的模仿。中国音乐剧的发展要有创新和探索精神,立足民族,放眼世界。”

  有趣的是,随后发言的中国作协副主席廖奔与王海平的观点迥异。“音乐剧在近20年的发展中,未见突出成效,一是因为音乐剧的音、舞元素吸取本土,二是因为表现内容本土化古典化,因此无论风格还是形式都更靠近中国的戏曲。于是在观众眼中没有新意,同时又缺乏戏曲在舞台上的成熟表现力。”

  他指出,要像话剧发展一样对待音乐剧,首先承认是舶来品,音乐剧的音乐语汇要是现代的,更重要的是观念要是现代的。音乐剧要以现代都市的流行音乐和舞蹈为基本语汇,同时以戏剧情节来统领一切舞台成分。他以自己创作的音乐剧《蚁族》为例,该剧把流行音乐、街舞、摇滚、踢踏等融为一体是可以探索的思路。

  作为民族歌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执行导演,美国孟菲斯大学音乐剧教授科普兰则坦言,在戏剧融入音乐剧过程中,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是谁,环顾四周而茫茫然。艺术不是件轻松的事儿,而是件冒风险的事情。“怎么用音乐剧形式来讲述中国的故事是我们在创作时所需要面对的。”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主任周映辰坦言,已经到了梳理一下中国音乐剧体系的时间结点。她认为中国音乐剧当下没有好演员、没有好导演,所以创作很困难,“同时中国现在缺乏音乐剧的观众土壤,我的北大同事中10个有9个都没看过音乐剧”。对民族性和国际性对接的问题,她指出,搬演是当前中国音乐剧发展的必经阶段,“经过搬演,提供了创作、音乐、舞美、营销等各方面学习的案例”。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还将就“作为文化产业的音乐剧”、“戏剧中的音乐剧”等分议题进行讨论,就原创民族音乐剧《曹雪芹》、《罗阳》等作品进行研讨。(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