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鱼鳞雕画”或面临无人继承(图)

2013年12月20日 15:16 来源:滨海时报 参与互动(0)

  时报记者 何沛霖 摄

  最近,“鱼鳞雕画”家陈树荣可称得上是忧喜参半。喜的是从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取回了荣誉证书——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文化晚宴民间艺术展,在天津市政府上千件送展作品中只有23件入选,陈树荣鱼鳞雕画《玉兰》是这23件艺术作品之一;用几千“鳞片”、耗费9个月心血创作成功的7米长幅“鳞甲雕画”版《富春山居图》在最近新区举办的一次文化展中大受好评。而说起忧,则是这一中国独一家的鱼鳞雕画尚无人继承。

  全国独一份

  2001年从天津港退居二线的陈树荣“燃”起儿时的梦想——用绘画把大海和家乡气息“保存”下来!但画什么?怎么画?如何能创造出新意?“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有人制作鱼骨画,取材简单,造型精美。我就开始想鱼虾蟹的其他部分能不能用来作画?”2003年秋天,他吃完海鲜后,看着桌子上细小泛白的皮皮虾,灵感忽至,用皮皮虾脑盖儿、头部前端的平衡器作芦苇,一幅《芦海夕阳图》终于在他手中诞生。

  从卖鱼摊贩手中淘来鱼鳞、鱼鳍、各种甲壳,陈树荣漫长的作画长征开始了。一次,在创作作品《瑶池赴会》时,画里缺少一片大鱼鳞制作仙女的脸部(脸部不能拼接),陈树荣偶然在鱼市中发现了一条重10多公斤的大鲤鱼,身上的鳞片正好符合要求。在原地等了很久也没人来买这条鱼,于是陈树荣只好自己掏了100多元买下这条“材料”。虽然这条鱼让老两口吃了一个星期,但总算选到了称心如意的鱼鳞完成作品。

  绝活无人继承

  11月中旬,陈树荣突然接到天津市民间艺术家协会打来的电话,对方想把他创作鱼鳞雕画的资料全数进行收集保存。放下电话,陈树荣心里一边高兴一边升起一种挥之不去的“危机”感。他今年已69岁,去年刚刚大病一场,而辛苦与智慧结晶的鳞甲雕画谁来传承?

  陈树荣有两个儿子,都无意继承,而孙子们正在忙学业。陈树荣说:“要想传承这项民俗画艺术得有几个条件,一是不怕脏,二是不怕累,其实更重要的条件是要喜欢、年纪轻一些、具备艺术功底。发明一项民间艺术绝活不容易,传承更不容易,只有热爱它才能使其传承有生命力、创造力,才能保证它的艺术特色不致湮没。”

  陈树荣心中有个构想, 将来政府文化和旅游部门搭台,借助新区越来越响亮的知名度打出新区民间艺术品牌,给民间艺术对外展示和交流更多的渠道和机会,这样新区各种民间艺术绝活可以打向世界!有了资金、有了市场,何愁年轻人不来学?!时报记者 李铁军

  个人简介

  陈树荣,北塘蛏头沽人,作品《出淤泥而不染》参加第3届中国国际民博会暨第二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获优秀奖,并被收藏进博览会大典。《碧波四仙》获天津市文联、第三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 “银奖”。 2007年被吸收为天津市民间艺术家协会,2012年获天津市民俗艺术家称号。

【编辑:蒲希茜】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