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八百年前南宋古沉船百余件出水文物展出

2013年12月27日 14: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太原12月27日电 (胡健)800年前,一艘满载外销货物的宋代商船在航行至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数百年来,它历经浪击沙掩,委身海底。上世纪90年代末,它作为中国西沙远海发现的第一艘古船被考古学家打捞出水。27日,这艘沉船出水的254件文物在山西博物院展出。

  “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由山西博物院和海南省博物馆共同主办,展品多以瓷器为主,并通过大量场景、模型等辅助形式以及水下考古装备的展示,向公众讲述了神秘的南海和水下考古知识。“山西是中国的文物大省,考古工作已墓葬为主,出土文物也带着厚重而深沉的历史感。此次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向内陆民众展示了数百年前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再现了中国古代海上贸易往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繁荣场景。”海南省博物馆馆长丘刚说。

  海南于20世纪80年代末建省,是中国最年轻的省份,也是中国最大的海洋省,在约200万平方公里的海里蕴藏着丰富的水下文化遗产资源。1998年底至1999年初,海南省在西沙群岛的北礁及华光礁、银屿等地完成了水下文物的调查与试掘工作,共发现13处古代遗存,年代涵盖五代、宋、元、明、清。2007年至2008年,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进行抢救性挖掘,出水文物近万件,陶、瓷器占绝大部分,产地为福建和江西景德镇。

  据丘刚介绍,华光礁Ⅰ号南宋沉船遗址发掘项目是中国水下考古由近海向远海的重要迈进,对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景象。“宋代时期,中国进入大航海时代,南海海域商船云集。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一直延伸到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与中国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已达50余个。”

  南海是中国大陆濒临的最大陆缘海,海上航线纵横交错,被誉为“世界第三黄金水道”。据专家估计,南海埋藏着近2000艘沉船,这对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而言任重而道远。“自1987年水下考古引入中国以来,中国国家文物局先后派人赴美国、日本等国学习水下考古知识。目前,中国有资格从事水下考古工作的人员有约50人,考核项目包括潜水、水下测绘等,因此从业人员还相对较少。”丘刚说。(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