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圆明园节俭办庙会 管理处:至少省了20万(图)

2014年01月25日 10:5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龙潭庙会正在布展,如何节俭成为主办方思考的首要问题摄影/本报记者 耿蕾

  约上亲朋好友一起去春节庙会逛逛,感受热闹“年味”,一直是不少市民的选择。伴随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的出台,一股节俭之风也渐渐吹向了庙会,如何在节俭办庙会的同时不让年味“减分”,成为不少公园关注的话题。

  声音

  “我们的庙会至少省了20万”

  “今年由于提倡节俭原则,不少物料皆是使用去年庙会上使用过的,今年公园在皇家庙会上的花费至少比以往省了20万元。”圆明园公园管理处主任曹宇明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比如,今年使用的灯笼中有3000盏是去年用过的,另外采购的一些新灯笼也是性价比比较高的。之所以想到利用旧灯笼,主要是我们庙会已经举办了好几届,布置风格和主色调已经基本固定下来了,所以我们想到可以利用旧物件,节省庙会布置上的开支。”

  皇家买卖街一直是圆明园庙会必不可少的环节,换上几枚“圆明通宝”在买卖街上购物,让不少市民体会到庙会的魅力。曹主任介绍,“这批铜钱是我们去年批量订做的,由于保管妥善,到了今年可以继续使用。由于这些‘圆明通宝’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市民以5元一枚的费用购得之后,可以在皇家买卖街上使用这些钱币。这样一来,既让市民体会到‘穿越’回古代购物的乐趣,同时由于这些钱币可以回收、重复利用,有点儿类似电玩城的游戏币。”

  “今年庙会结束之后,我们也会安排专人对物料进行管理,这样到了明年的庙会,有些物品还能继续使用。”曹主任介绍,“比如今年我们还做了一个20米长的花门,在支架的设计上采用了可拆分的结构,明年我们只需要更换支架上摆放的花盆,支架则可以多次使用,在无形中等于延长了它的使用寿命。”文/本报记者 桂田田 杨琳

  观察

  马年庙会“节俭风”盛行

  已经举办了四届的圆明园皇家庙会即将步入第五个年头,今年圆明园庙会共悬挂各式灯笼近万盏,其中有3000盏是去年用过的灯笼。“灯笼在春节前十天左右挂起,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后取下,前后近一个月时间,除风刮走或绸面损毁的之外,大多数都能回收利用。”据圆明园公园管理处介绍,圆明园今年提出“节俭办庙会”的口号,而早在去年圆明园就要求相关部门小心使用各项物料,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以便于重复利用。此外,今年庙会皇家买卖街的牌楼也是去年用过的,工人们提前两周将牌楼顶盖重新喷漆,让牌楼焕然一新。

  除了圆明园庙会,今年的地坛庙会新购进的环境景观设施与往年相比也是最少的,将近70%左右的东西都来源于往年的重复利用。“我们今年把灯笼都挂在更靠近树梢和游客的地方,让视觉效果更明显。除了重点游览区域外,在一些疏散区域就会少挂或不挂。虽然工作上比原来更费事,但保留了游客游览庙会的热闹感觉。”地坛公园环境布置负责人张锦梅告诉北青报记者。

  文/本报记者 桂田田 杨琳 线索提供/杨女士

  故事

  办庙会 学“抠门”妙招

  自从2007年来到地坛公园工作,今年已经是环境布置负责人张锦梅筹备的第8个春节庙会了。怎样花更少的钱,又不影响庙会的效果?从几个月前庙会布置工作提上日程后,就一直是困扰着她的“大难题”。

  “环境布置要节俭就要靠更巧妙的心思。比如很多沿用了多年的景观设计,只是简单地从南门用到东门,从东门用到西门,就能给游客带来新鲜感觉,又节省了不少成本。” 张锦梅告诉记者。以灯笼为例,讲究万灯耀园的地坛公园今年从往年布置1.3万个左右的灯笼,减少到1万个左右。除了因为风化等原因实在无法补救的,大概5000个左右都沿用了去年的旧灯笼。“整个庙会算下来,材料和花费大概比去年节约了三分之一左右。”

  第八次负责庙会环境布置,张锦梅也从老同事那里学到了不少“抠门”诀窍。以每年出现在地坛南门门口的门神喷绘为例,每一年庙会开始前,拿出去年的喷绘时,都会出现因日晒等原因而导致粘连的情况。“后来我们发现,卷起来前如果撒一层白石灰,第二年打开时就会完好无损。”

  文/本报记者 刘洋

  相关新闻

  圆明园庙会将上演“冰嬉”

  本报讯(记者 李宁)将于1月31日开幕的圆明园皇家庙会将再次上演皇家冰上项目冰嬉表演,为安全起见,表演的舞台将从冰面转移到陆地上,以轮滑的形式展现。

  昨天,来自市冰嬉协会的70多位演员在涵秋馆进行了预演,他们穿着古装却轮滑技术高超,让游人们大开眼界。演员们身着皇帝、将军、侍从、宫女等角色的戏服,手持黄旗,来回疾速滑行,或排成不同阵型,或彼此穿插绕行。这些动作里既包含中华武术元素,更有 “嬉戏舞”、“剑舞”、“百花舞”、“勇士舞”、“杨烈舞”、“盛世舞”等多段舞蹈。

  据悉,冰嬉是古代汉族冰上活动的泛称,明朝成为宫廷体育活动,在北方民间较为普遍,项目与宫廷冰戏大体相同。北京市冰嬉协会会长祝永帅介绍说,表演中的“杨烈舞”反映的是满族先民狩猎生活,此舞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已濒临失传,后来由满族文化传承人傅英仁传授排演记录而成,冰嬉协会则在原舞蹈的基础上融入轮滑的特点加以改编,整台节目动作轻灵敏捷、潇洒飘逸,令人赏心悦目。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