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文化走出去:不该蜂拥而至

2014年03月11日 14:55 来源:每日新报 参与互动(0)

  “给钱就能演”,金色大厅沦为金钱大厅,让维也纳这个音乐圣地近年在国内声名狼藉。日前,在两会政协文艺组分组讨论时,宋祖英针对现在国内扎堆在维也纳演出的现象,开展“自我批评”,甚至反思道:“去金色大厅演出,我确实开了一个坏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维也纳的金色大厅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奇怪的客人”,他们轮番登台,但真正的观众却寥寥无几。这些文艺团体或个人之所以能够登台,是源于金色大厅还有着第三种经营模式:只要掏两三万欧元,即可以租用场地。昔日的艺术圣殿,在金钱的蹂躏下,变成这些“演员”们的“KTV包房”——二三流歌手组团忽悠去冒充一流歌唱家,一些学校和机构利用金色招牌大搞自费的音乐比赛、不少文艺团体靠着“镀金”大创业绩,管他五线谱、六线谱能不能识全,也顾不上台下有没有观众,反正只要能把脚踩在金色大厅的舞台,就能“扬我国威”。登陆金色大厅、奏响中国声音、掌声雷动载誉而归……台上的,演得陶醉,台下的,看得茫然,原来中国音乐家在维也纳奏响的,不是交响乐,而是一出又一出的滑稽剧。

  在跨海越洋沽名钓誉的路上,人们不断看到结伴而行的影子。据粗略估计,自去年以来,短短一年间就有130多个中国文艺团体和个人去金色大厅“过把瘾”。究其原因,一些音乐家缺乏让业界认同自己的艺术修为,却又想获得与自己不匹配的艺术地位,于是便利用普罗大众对高雅艺术一知半解,拉上金色大厅这件虎皮,自抬身价。此时的金色大厅,与其说是艺术圣殿,倒不如说是一件国外买来的奢侈品,除傍名之外,别无他用。

  音乐家前往金色大厅演出,渴望靠一曲高歌获得世界的肯定,本无可非议,但盲目跟风,组团登台,却让高雅的“国际文化交流”沦为“廉价的音乐批发”,不仅偏离了艺术本身的追求目标,对观众来说也是一种愚弄。纵使可获一点浅薄的纸上荣光以及短期利益,终究会在艺术市场的逻辑下,烟消云散。艺术走出去、文化走出去,不该是这种蜂拥而至,也不应仅仅体现在金色大厅。

  文/于穆铭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