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沙家浜"叶排长原型32岁牺牲 胸腔中弹血喷一地

2014年03月11日 15:21 来源:扬州晚报 参与互动(0)

扬州木偶演绎《沙家浜》。(资料图片)

小官庄烈士陵园纪念叶诚忠等烈士纪念碑。尹德勤 摄

叶诚忠等烈士纪念碑碑文。尹德勤 摄

  阅读提示

  “咱新四军18名伤病员,要成为泰山顶上一青松。十二级风暴吹不垮,九千个雷霆也难轰……”看过《沙家浜》的人都知道,这部戏一开始,就是18个伤病员在地方党组织的安排下,来到沙家浜镇养伤。这些伤病员后来怎么样了,又转移到哪儿去了?

  近日,记者了解得知,当年“沙家浜18伤病员”之一的“叶排长”原型叶诚忠,伤势恢复后就曾带队战斗在我市的江高宝地区。1944年冬天,他不幸在大官庄战役中壮烈牺牲,长眠于宝应小官庄。

  “沙家浜18勇士”哪去了?

  “排长”叶诚忠奉命来到宝应

  宝应小官庄镇南部,崭新的水泥路,直通小官庄烈士陵园。陵园内,巨大而庄重的墓碑上,金色的大字闪闪发光:“一九四四年一月五日,为解放大官庄而壮烈牺牲的苏北新四军十八旅五十二团(即淮宝支队)一营长陶祖全、副营长叶诚忠等十一位烈士永垂不朽!”

  67岁的韩贵河站在墓碑前,凝望着远方。他是小官庄镇一位村民,也是从小听着这段红色历史长大的人。“这座陵园里的叶诚忠烈士,就是曾经坚持在江苏阳澄湖畔与日伪军斗争的‘沙家浜18勇士’之一。他伤势恢复后,又带队解放我们宝应地区。”韩贵河看了看墓碑,郑重地说,“最终,不幸在大官庄战役中壮烈牺牲。”

  1939年11月,受到国民党的突袭,叶飞率领新四军江南抗日义勇军西撤,留下数十名重伤员,他们在沙家浜镇养伤,被民间称为“沙家浜18位伤病员”。“其实,当时一共留下了36名伤员,不过后来被人们统称‘18位伤病员’,叶诚忠就是这时留在阳澄湖畔养伤的36名伤病员中的一个排长。”韩贵河介绍说,“他们一直在沙家浜当地老百姓家生活。”

  “沙家浜18伤病员”的故事,至今人们都耳熟能详,但是,后来他们去哪了?《沙家浜》一直没有提到。

  “他们没有去找部队,而是在党的指示下,在当地坚持武装斗争,并以他们为核心,在江南东路地区形成了一支新的抗日武装力量,即新‘江抗’。”追溯起当年历史,曾在当地做过教师的韩贵河娓娓道来,“为了开辟江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伤好后的叶诚忠任新四军十八旅五十二团一营副营长,奉命挺进苏北,和营长陶祖全一起,浴血奋战在我们江都、高邮、宝应地区。”

  向身后宁静的村庄放眼望去,韩贵河继续讲述:“1940年12月,这支部队就开进我们扬州的江高宝地区。1944年,对日伪发起了大官庄战役,叶诚忠就是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

  大官庄战役中英勇牺牲

  倒在敌堡前,年仅32岁

  70多年前,“沙家浜18伤病员”之一的叶诚忠,疗伤结束来到宝应小官庄,并且在这里战斗。如今,小官庄镇人的生活平静而充实。当年的战役是否还有亲历者?记者挨家挨户走访,终于在小官庄村子一间农房内,找到了当年亲身参加这场战役的老兵陈中新。

  陈老今年已经89岁高龄,个子不高,满脸皱纹。他身穿深蓝色厚棉袄,却站得笔直。“那一年,我刚刚19岁,在部队里做侦察兵。为了解放大官庄根据地,我奉命考察地形。”

  陈老回忆说,1944年1月5日,这是一个悲壮的日子。晚上寒风怒吼,大雪弥漫。“400多的敌人,周围地形险恶,根据指示,我们采用了‘围点打援’的方法,围住大官庄,将伪军引过来一起歼灭。”

  夜里11点。“总攻开始!”营长陶祖全一声令下,他率领战士们由西向东猛攻,连队像猛虎一样跨过壕沟,扑向敌人。

  “不好,陶营长被敌弹击中腹部了!”战争刚刚打响没多久,周围的战士发现,陶祖全浑身血流如注,连肚肠也流了出来。“不要管,继续打!”他忍痛将肠子塞回肚里,用手捂着伤口继续指挥战斗。没过多久,还是因为流血过多,伤势太重,英勇牺牲。

  “为营长报仇!”眼见陶祖全倒下,副营长叶诚忠万分悲痛,率领战士继续冲向敌营。战局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然而,就在他带队接近敌堡时,“砰”,敌人一颗子弹射入他的胸膛。鲜血立刻从叶诚忠的胸腔喷出,瞬间染红了雪地。这位当年“沙家浜18伤员”之一、带领着“江阴老虎”队伍奋勇战斗的叶诚忠,不幸当场牺牲,年仅32岁。

  清晨,团委李干辉亲临前沿阵地,组织部队对龟缩在大碉堡的残敌发起猛攻。一颗颗子弹射进了敌堡枪眼,一枚枚手榴弹准确炸向敌堡。直到第二天上午十点钟,敌人最后一个碉堡终于被拿下,战斗以胜利结束。

  右手负过伤,就练左手投弹

  带的队伍被称“江阴老虎”

  “我15岁就参军了,当时就一点点大。”回忆起叶诚忠带领的这场战役,陈中新内心一直难以平静。

  “我和陶祖全还有叶诚忠,是一个团的。陶祖全是政委,长得威武却文质彬彬,打起仗来非常坚定果断。叶诚忠中等身材,奋勇杀敌,打了不少硬仗、恶仗,威名远扬,他带的队都被人称为‘江阴老虎’。”陈中新由衷赞道,“都是硬汉!”

  与英雄们的并肩作战,一直令陈中新引以为傲。“见过叶诚忠的都说,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如此雄赳赳气昂昂的军人。”陈中新双眼含泪,“他牺牲后,我们一边收拾着他们的尸体,一边眼泪直流,随后继续战斗到下一站,奋力杀敌。”

  “他的衣服很旧,却总是补得整整齐齐,洗得干干净净;他以身作则,刻苦训练,右手负过伤,就练习左手投弹,胳膊肿了都不休息。”70多年过去了,陈中新依旧记忆深刻。

  虽然与叶诚忠接触的时间短暂,但他甚至都还记得叶诚忠对他说过的话。“那时候我年纪小,他看到我就会拍拍我,喊我‘小鬼’。”老人声音有些颤抖,“他爱兵如子,没想到最后牺牲了。”

  “我在样板戏中演过叶诚忠”

  躲羊镇被命名为“诚忠乡”

  “我上学的时候,就听说过沙家浜伤员在宝应牺牲的英勇故事。当时流行样板戏,我还扮演过叶诚忠烈士。”今年61岁的原双河初中校长李士华动情地说,“这段记忆,从我学生时代就一直铭记。”

  不仅如此,李士华还不断整理挖掘当年叶诚忠在宝应作战的故事,采访了当年对此事了解知情的老人。多年如一日,最大程度地还原当年那段历史。

  如今,尽管见证者们已逐一离世,李士华却用自己的方式义务记载,并加以传承。“我们宝应一直都是革命老区;叶诚忠烈士在康复后,带领队伍来到宝应,为当地人民的解放进行战斗。这是我们珍贵的历史史料,很有必要记录整理出来,代代相传。”

  据悉,为让人民永远铭记烈士英名,宝应县党政领导机关决定将大官庄乡命名为“祖全乡”、躲羊镇命名为“诚忠乡”。现在当地每年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时,都要重温这个红色故事,中小学也将这个故事作为德育的教材。

  70年前,“沙家浜18位伤病员”之一的叶诚忠,牺牲在宝应县大官庄,他为扬州人民的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今天,战争的硝烟已散尽,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18位伤病员”的战斗故事仍深深留在人民的心里,成为不朽的记忆。通讯员 唐建成 记者 薛舒文

  【人物名片】

  叶诚忠

  《沙家浜》中叶排长的原型,福建闽东人。“江抗”东进时,叶诚忠任排长,杀敌英勇,屡立战功。新“江抗”发展起来后,叶诚忠一直在以36个伤病员为骨干发展起来的二支队战斗,并担任过一连连长。这支部队被当地群众誉为 “江阴老虎”。1944年,叶诚忠在与伪军战斗中牺牲,时任副营长。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