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呼吁“汉字书写日”并非小题大做

2014年03月14日 15:45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参与互动(0)

  呼吁“汉字书写日”并非小题大做

  在2013年3月的全国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我提出的《关于在全国设立“汉字书写日”以提倡文字“书写” ,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建议》中,对汉字书写文化在今后的生存发展表示忧虑。这个提案被广泛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共鸣。提笔忘字在今天的互联网键盘时代,已经构成了一种波及广泛的文化盲点与困扰,成为我们必须直面的一个时代病。也正因如此,在之后的一年中,“汉字文化热”在全国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推广势头。以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河南电视台的《汉字英雄》两档节目为标志,极大地激发了民众对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究热情。全国主流媒体全覆盖大角度报道,又使汉字文化成为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的舆论焦点。这样充分体现社会正能量的热门文化事件,已经很久未见了。

  一档汉字节目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巨大的社会反响,首先是基于当下中国国民汉字书写水平整体下降,引发各方忧虑的严峻事实。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源之本,汉字的存在代表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存在。但是在今天,随着百年前西方文化输入和维新、革命口号的风行一时,随着“五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 ,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思潮的汹涌澎湃,改造汉字、废除汉字、汉字拼音化……各种时尚的口号与革命设想成了政治上正确的标志,而坚持捍卫汉字成了保守愚昧的代名词。

  改革开放以来,汉字文化又遭受了新一种来自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巨大冲击。中国急切走向富强之路的宏大目标,决定了一段时间内英语教学的地位远高于汉语教学。尤其在大学,英语考试是硬杠子,而大学语文却被归为通识课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中国学生不以汉语汉字教学考试为重点,却以英语四六级考试为必过门槛,这样看起来极不合理的举国体制,深刻反映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特定方式与视角。更有甚者,每个大学都开设汉字改革的相关课程,其中包括汉字在不远的将来,必定消亡而走世界大同之路等等极端而荒谬的激进论调。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中国经济的世界化程度也逐步提升。以互联网时代为标志的信息化社会思维迅速占领中国,而这些先进的、来自西方思维创意的物质载体——电脑、手机,皆有赖于西方文化与文字思维。中国要迅速接近这一先进领域,自然不得不遵从其游戏规则,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电脑键盘上先期给定的26个英文字母的物质技术规定。汉字笔画笔顺书写,既然不可能先期存在于电脑键盘中,则需要遵从英文字母在工具与文化背景上的合法性与先进性。而以曲线救国式的汉语拼音输入法来做对接,是在当时最有效、成本最低的理性选择。但它带来的结果却是:拼音取代了笔顺,拼写取代了书写——基于一时方便的工具应用效率,轻易颠覆了事物的内质规定与它背后浩瀚的历史传统规定。要不了几代人,处于越来越突飞猛进的信息爆炸、云计算、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子孙后代在本来为方便起见,作为权宜之计的汉语拼音输入法的技术优势笼罩下,会彻底忘记汉字书写这一根源,习惯于像西方人那样以26个字母来拼写汉字。汉字所承载的传统文明信息荡然无存,仅成躯壳甚至连汉字躯壳也会逐渐蜕化于无形。倘若这样,还奢谈什么中华传统文化的承传?

  正因如此,在今天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汉字,是关乎国家民族命运的大课题,也是“中国梦”能否实现的大是大非问题。教育部2011年4号文件,发出要求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通知;自2013年起,在全国推广中小学开设书法课,表明对这个问题的急迫性与重要性有着非凡的认识。但鉴于积重难返的严峻现实(教材、教师、教学观念皆极度匮乏),尚难毕其功于一役。而且,汉字文化的理念与应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仅限于学校推广仍嫌不够。因此,在社会层面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动员、提倡、激励,是极有必要的。

  为此,建议有关部门设立“汉字书写日”和“汉字书法节” ,以示在全国范围、全民层面上大力提倡的国家姿态。在“汉字书写日”这一天,鼓励全民人无分老幼、地无分南北,不打拼音,手写汉字,以每一个公民的实际行动,为保存中华文明几千年承传有绪的文化基因而尽绵薄之力。

  遍查中国目前的节庆安排,除去公众耳熟能详的大节日如新年、元宵、清明节、妇女节、劳动节等等之外,大大小小的节日、纪念日还有数十种之多。甚至连爱耳、爱牙、安全教育、精神卫生、消防宣传等等一些较局部的、或以特定人群为对象的社会现象,都可以设专门的纪念日以示提倡;事关国家民族文化承传大事的“汉字书写日”的设立,在逻辑上并无错谬或小题大做,正相反,它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又非常具体化的立法举措,彰显出的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自信。

  陈振濂

  核心阅读

  ◆处于越来越突飞猛进的信息爆炸、云计算、大数据与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子孙后代会忘记汉字书写这一根源,习惯于像西方人那样以26个字母来拼写汉字。汉字所承载的传统文明信息荡然无存,仅成躯壳甚至连汉字躯壳也会逐渐蜕化于无形。

  ◆正因如此,在今天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汉字,是关乎国家民族命运的大课题,也是“中国梦”能否实现的大是大非问题。

  ◆为此,建议有关部门设立“汉字书写日”和“汉字书法节” ,以示在全国范围、全民层面上大力提倡的国家姿态。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