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公祭烈士唤起民族之魂

2014年04月02日 15:3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公祭烈士,唤起民族之魂  

  无数英烈为国捐躯、舍生取义的历史构成了一部厚重的中国历史。这是无价的资源,是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泉

  对烈士公祭的时间、场所、形式、流程、注意事项等进行制度性安排,是当今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日前,民政部在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烈士公祭办法》,对相应公祭活动进行了详尽规定,目的就是推动烈士公祭活动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国家不能没有历史,社会不能没有记忆。历史记忆的遗失不仅是过去的缺损,而且也是未来的坍塌。烈士,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的见证者;烈士公祭,是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政治仪式,也是唤醒历史记忆的有效形式。公祭烈士、记忆历史,无论就世界和平、国家振兴,还是社会凝聚、个人成长,其意义都是非同寻常的。

  公祭烈士、记忆历史,是以史为鉴,告诉人们和平的意义,避免历史悲剧重演。以国家名义开展正式的英烈祭奠活动,悼念死难同胞,牢记深重灾难,既展现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的呼声和愿望,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政府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与使命。

  公祭烈士、记忆历史,是对生命的缅怀和尊重。生命诚可贵,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如此。历史不应当被遗忘,无论美好的还是伤痛的;每个消逝的、有意义的生命都不应当被忘记,无论是英雄伟人,还是“微不足道”的无名烈士。这表明了国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价值,是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是对人类文明的传承。

  公祭烈士、记忆历史,有助于激发爱国情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就是社会的脊梁、国家的英烈,他们的事迹集中体现了爱国的情感和责任。国之典,民之情。如果说热爱自己的国家是每个国人的“本能”,那么制度化的公祭仪式就有助于将这种自发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让人们守护庄严的中国心、民族魂,激发强大的爱国情感。这是国家振兴的力量源泉。

  社会发展需要凝心聚力,这需要物质利益的纽带,更少不了精神情感的凝结。邓小平曾说:“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这句话意味深长。历史总能解释过去、启迪现实、昭示未来。在当今市场经济熏染的环境中,在一些人叫嚣“英雄不在”、鼓动“历史虚无”的背景下,定期的、规范化的烈士公祭活动,有助于在形成共同历史和文化认知的基础上,构造社会共识与政治认同。社会有认同,国家才有力量。甚至说,记忆历史,也就是在对过去追忆、反思的基础上重构现实,以增强社会进步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公祭烈士、记忆历史,有助于个人生命的丰满。“历史中有我们的人生,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从某种意义看,无数英烈为国捐躯、舍生取义的历史构成了一部厚重的中国历史。这是无价的资源,是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泉。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是养成现代公民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途径。而在眼下社会上一部分人心灵荒芜、信仰缺失、精神失落的条件下,通过制度化的烈士公祭,强化历史记忆,更有助于塑造人、完善人、发展人,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品质、塑造健全人格,达到丰富心灵世界、建构精神家园的目的。■ 上官酒瑞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