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张曼菱写书忆北大 为季羡林“托孤”之作

2014年04月02日 16:35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我希望你们比我们这一代更清新,你们可以排除干扰,可以远离一些事,专注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张曼菱对比自己小30岁的北大学弟学妹们说,“保护好自己内心的那片芳草地,不要让它变成一个跑马场,什么都去糟蹋一遍,宁可让它空白,不要害怕寂寞和孤独。”

  上周,曾经的北大才女、著名作家张曼菱在北大面对90后大学生以“我们现在怎样上大学”为题发表演讲,讲述自己当年特立独行的往事。著名学者钱理群现场感叹:“今天的北大不但没有季羡林,而且没有张曼菱。”眼下,张曼菱新作《北大回忆》也由三联书店旗下生活书店出版,书封面的“北大回忆”四个字就是季羡林临终前为催促张曼菱写此书而特意题写。

  北大中文系七七、七八级能人辈出,张曼菱便是其中的一位。她“幸而生于布衣之家,幸而以布衣之父为启蒙之师”。1977年,恢复高考当年,已被复旦录取的她,因未过“政审”,被打了“回票”。第二年,她再度考场奏凯,高中文科状元。这次政策有了变化,求贤若渴的北大招生老师,把这位才气和脾气都很大的女生,纳入北大帐中。从此,张曼菱开始了风风火火的新人生。

  在《北大回忆》中,张曼菱记述了自己上学时有过交往的名师学者们,她称之为“隔代亲”。朱光潜、季羡林、林庚、金克木、费孝通、王力、任继愈等不少已经故去的大师,却跟张曼菱情谊甚笃。

  北大老教授齐聚捧场

  张曼菱北大演讲前一天的新书《北大回忆》发布会上,多位北大教授来捧场,其中不乏年过八旬、白发苍苍的老学者。82岁的作家谢冕曾是张曼菱的老师,张曼菱成名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就在谢冕的课上得了最高分,后来改成电影《青春祭》。“曼菱说聚而不散,不散的是什么?是师生情谊,对北大的一种因缘和她永远牵挂着的心。”谢冕说,“这本书写的是一个校园,甚至写的是包括季羡林先生在内在校园里生活的几代人。但是我觉得她不仅是写几位老师,也不仅是写学校,她是写一个时代。”

  年近八十的学者袁行霈说:“写我的那篇文字特别美,我感谢你记得那么多连我都忘却的美好记忆。如果能再回到那个年纪,重新体验那时的课堂,重新欣赏你的话,重拾我那时的心情该多好。”

  陈四益说:“她跟我说,季先生让她写《北大回忆》,要不要写。我说当然,而且要快,时间越拖到后面,回忆就越失去新鲜感,结果没想到她写得那么快。”陈四益回忆,那个时代,“文革”刚结束,很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对青年学生都有这样一种人性的关怀和扶植。钱理群感叹,自己和张曼菱1978年到北京上学时,在火车上相遇。“当时我们对未来都有许许多多梦想,现在弹指一挥间,我们都两鬓斑白,我更是垂垂老矣。”

  季羡林“托孤”之作

  本书缘起于2007年作者与季羡林先生的一次谈话,谈话中,季先生鼓励她像《浮生六记》那样写一本《北大回忆》,回顾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北大岁月。2007年初冬,张曼菱在京探望季羡林,季羡林问张曼菱有没有写《北大回忆》。张曼菱说自己只写了零星的几篇文章,并没有完整地写过。季羡林对张曼菱说:“应该写,值得回忆。”张曼菱请教季羡林该怎么写这本书,季羡林告诉她应当像《浮生六记》。

  第二年夏天,远在西南的张曼菱收到季老邮件。“启开是一页宣纸,墨迹、印章赫然,‘北大回忆’四字,连写两遍。”张曼菱被深深打动,“他已为我的未竟之作题词了。此嘱有深意,有如托孤。用他自己在纪念邓广铭先生时的观点:这是‘后死者’对先死者必须完成的。先生有他深邃的智慧,他说这段岁月对于北大和整个社会都重要。”

  这部二十几万字的散文集,张曼菱从初入北大的“燕园春潮”开始回忆,一直写到近几年对西南联大历史的追踪。书中的她敏而好学,热情灵动,颇得老师同学青睐,也因锋芒毕露,招致周遭的冷眼暗箭;她是1980年北大“民主竞选”中唯一参与校园人大代表竞选的女生;她在北大求学期间,就在名刊《当代》上发表风行一时的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后被改编成电影《青春祭》,“听说那位伊文思先生看过了很惊叹”;她是校园“女神”,追求者众,却不屑做“小女生”;毕业后,争得“专业作家”名头,远赴新疆采风,几乎留下当新娘;为保存西南联大的“活历史”,她遍访名家,深得联大师生信任,却又与某些部门的陈旧观念发生冲突……昔日风云都在《北大回忆》中一一呈现。

  开明的北大老师们

  作为刚刚恢复高考后考入北大中文系的七八级学生,张曼菱回忆了那个理想熠熠生辉的求学年代。那个年代学子们每天行色匆匆,“带着大地的泥土,带着豪门的坎坷,带着书香的曲折;有机巧,有朴拙,有潜志,有执著;为了民族的同一个理想而混同,数气相搏,风起云涌。”上课需要如“打仗”一样抢位子,“教室里坐不下了,就敞着门,大家一直坐到走廊上,挤得汗蒸雾腾。”沿街叫卖“非正式出版物”,学校交代:“如果被带走,不要反抗,也别吵架,到那里就静静地等着,学校会来领你们。”

  在张曼菱笔下,从那些被她称作“守望者”的“中青年学者”——卢甲文、闵开德、谢冕、袁良骏、倪其心、周强、孙玉石、马振芳、金开诚、严家炎、袁行霈——身上,同样可以强烈感受到“精神的魅力”。张曼菱记述了他们鼓励学生抛开自己的名作直接阅读外文资料,允许学生去图书馆自学而不必上自己的课,宽容地面对学生对自己观点的质疑。

  如今已是著名作家的张曼菱女士回首那段北大时光时,由衷地感受到作为“北大学生”所享有的那份特殊的受保护的自由。“我们得创造出一些新鲜的东西来,超前于这个社会,回报于我们的身份。”也正是由于置身于这一高地,她得以在会上与曹禺辩论;致信李泽厚,上来就谈《美的历程》的不足,“就好像他是我的同学似的”。

  本报记者 陈梦溪 J226

  作者简介

  张曼菱,女,汉族。云南昆明人。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即发表处女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一时轰动京华,后被著名女导演张暖昕改编为电影《青春祭》,这部电影后被誉为中国大陆知青电影的巅峰之作。1998年张曼菱返回云南,致力于“国立西南联大”历史资源的抢救、整理与传播工作。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