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文物法》修订草案将出台 追责牺牲文物搞建设

2014年04月15日 15:46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改革开放以来最大规模的文物法修订工作目前已进入课题研究阶段,修订草案将于今年年内出台。专家预测,新版《文物法》有望确立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相互独立的平衡关系”,对“牺牲文物搞建设”行为实现有效制约。

  近年来,中国面临着基本建设过热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在上周揭晓的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除3项为学术性主动发掘外,其余7项均为配合建设的“抢救性发掘”,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基本建设的“争夺战”中,“抢”下来的“七大发现”可谓中了“幸运奖”。

  历史建筑“变脸”私人会所,名人故居遭到“维修性拆除”,千年古遗址在地产开发浪潮中惨遭碾压……“文物遭欺负”的表象下,是文物法规不健全、可操作性差、文物执法部门力量薄弱等制度性软肋。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主任朱兵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物立法基本上也是围绕着经济建设而开展的。这就决定了文物法长期以来的“从属地位”。“当今,政府已经摆脱了对GDP增速的片面追求,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变成了平衡发展的关系。”朱兵认为,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重修文物法,要打破文物保护对经济建设的被动关系,与之实现“平衡与共存”。

  这次文物法修订内容包括文物行政强制执法、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文物保护补偿机制、文物的合理利用以及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等二十余个问题。 而随着文化遗产概念的不断扩展,工业遗产、乡土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线路等文化遗产新概念也亟须通过法律方式予以确认。本次文物法“大修”,将提升法律的可操作性,并加大文物问责的惩罚力度。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