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传统中国不缺乏“契约”:西周已有买卖契约

2014年04月22日 14:50 来源:山西日报 参与互动(0)

  由于一些人对“契约”的不尊重,以及司法对契约救济的不力,导致个别人指出中国人缺乏契约精神,甚至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中国历来就没有契约传统。

  其实,早在西周时期,中国就出现了刻在铜鼎上的买卖契约。到了秦、汉有关交易的契约被记载到竹简上。魏晋以来,大量的布帛、纸质契约文书已经出现,一直延至明清。我们当然不能说中国存在契约文书就有 “契约精神”,但数量庞大的契约文书无疑是我们观察契约文化的一个窗口。

  中国历代民间的大量契约得到了实际的履行。在中国古代,不仅契约文书自身包含了诸多实际履行的保障因素,事实上国家法制及司法亦对诚信履约极端重视,提供了诸多契约权利的救济之道。早在唐代的律令制度中,就包含有保障契约履行的法律条文。《大清律例》中亦有明确的条文,规定了“负欠私债违约不还者”要处以刑罚。在涉及契约的法律裁判中,背信、违契等行为也是历代司法制裁的对象。

  在今天重建中国人的契约精神,绝不应是一味地指责中国人历来就没有契约精神,而应一方面大力推进诚实信用的社会道德体系建设,完善各类合同法律制度,全面提高司法的公正与权威;另一方面,回归中国传统契约法律文化,认识传统中国的契约精神,挖掘其中与现代性相融合的有益因素。(韩 伟/文 据《书屋》2014年第3期)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