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莫愁汉语“不纯洁”

2014年04月29日 16:25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近来,汉语中夹杂外语词的现象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有专家表示,汉语中大量使用外语词,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与和谐,破坏了汉语的“纯洁”,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不利于汉语的健康发展。这种观点,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外语词在中文中早已大量存在,在英语、日语等语言中也比比皆是。出现一些新鲜事物之后,如果无法在本民族语言中找到确切对应的词汇,借用外来语是促进沟通和提高表达效率的常用做法。比如,在改革开放初期,DVD、KTV等词就曾被民众大量使用,而WiFi、iPhone等则是信息化时代的“新宠”。如果以是否有外来词作为判断“语言纯洁性”的标准,恐怕没有语言能称得上“纯洁”。

  中文吸纳一些常用的外语词,既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满足了民众了解、认知新鲜事物的迫切需求,又促进了国人与世界的交流与沟通。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语境下,外语词的使用还切实地提高了表达效率,节约了交际成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外语词非但不是对汉语的破坏,反而是对汉语的一种丰富和促进。

  如今,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新鲜事物的出现呈现井喷状态,在与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的中国,出现大量外语词是很自然的事情。一些专家对这一现象的过度解读,多少带有几分杞人忧天的色彩。

  笔者并不否认,对一些严重影响汉语生态环境的现象进行规范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这种规范不能滥用和扩大化。语言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对语言的规范化也应当适应这种变化,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从本质上讲,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真正鲜活的语言应是开放的、发展的、融合的。顺应语言本身发展规律,尊重民众选择,才是规范汉语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刘璧洁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