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展出最早穿鞋人的趾骨(图)

2014年05月19日 10:04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图为一名小观众在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内与“北京人”对视。

  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市文物局将活动的主会场设在了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门前的小广场上,庆祝“北京人”历时四年搬进新家。重张后的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展厅面积一下子扩大了近7倍,展品达到1600余件。一批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压箱宝也首次公开展出,其中包括晚期智人的三块趾骨。这些不起眼儿的骨头佐证了他们是世界上最早穿鞋的人。

  看点1:

  跟“北京人”比个儿

  周口店遗址涵盖了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三个古人类阶段,构成一个连续的古人类演化序列,在古人类遗址中绝无仅有。本次展出了6颗相对完整的头盖骨模型。

  在展厅里,还有5座原始人的塑像,按年代久远依次为阿法种南猿、能人、直立人(“北京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雕塑中间是一块显示屏,观众站在屏前可以与“北京人”比高矮和脑容量。屏幕上显示,“北京人”男性平均身高156厘米,女性为144厘米。

  看点2:

  500件石器铺满墙

  展厅中,整整一面墙都用来展示各式各样的石器,袖珍型的像拇指指甲盖儿大小,个头大的不过两个成年人拳头的体积。

  一位讲解员说:“周口店遗址出土的石器约有十万件,过去受地方所限只能展出十多件,现在这一面墙就有500多件石器亮相。”展柜旁,一张示意图详细解读了这些石器的用途。比如石砧和石锤是用来制造石器的。砸击石锤为卵圆形砾石,一面或两面有散漫的坑疤。而尖状器是“北京人”制作的一种比较精致的石器,主要用于割剥兽皮。

  看点3:

  古生物“复生”

  新馆中,除了看猿人化石,还有一批古生物化石“复生”。比如取材于馆藏的“洞熊爪子”和“老虎头颅”模型成为触发器,游客将其放置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骨骼还原成古生物的全过程,并了解其出土地点等信息。

  展览尾声,有淙淙流水声音传出。这是一处模拟周口店第14地点的复原景观,展柜里是一件国宝级展品鱼壁。这是1933年11月由裴文中、贾兰坡发掘的,鱼壁上共有105条化石鱼,距今500万年,保存完好,大部分都有头部、体、尾和鳍,有的连鳞片都很清楚。讲解员说:“这些都是热带鱼,专家推测是河水上涨时鱼类游进洞里,当干旱、水源断了的时候,鱼类便成群死亡,变成化石。”实习生 邓伟  本报记者 刘冕

  相关新闻

  紫禁城办民乐会

  昨天,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乐会。

  在故宫珍宝馆区域的宁寿宫门前,穿着中式服装的乐师吹拉弹奏,悠扬的乐曲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欣赏。他们都是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专业乐师。故宫方面表示,希望通过这种形式给观众带来更具冲击力的视听感受。

  这只是故宫的创新之一。昨日,这座博物馆获得了由中国博物馆协会颁发的“2014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奖项。目前,该馆正在筹备端门城楼数字馆,午门城楼及东西雁翅楼、慈宁宫等西部区域,东华门城楼及部分城墙也将首次对外开放。到2016年,故宫开放面积将达76%。

  本报记者 王东亮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