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舌尖2》因观众群的分化而引发争议

2014年05月21日 14:49 来源:渤海早报 参与互动(0)

  在无数观众的期盼中,《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愈发凸显情感元素,更注重讲述美食背后的人物故事。这样的改变引来观众评价的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舌尖2》浓浓的人情味与美食相得益彰,而批评者则认为它令人失望的地方在于忽略了“舌尖”二字,观众更期待的是食物而非故事。

  《舌尖1》中也是有故事的,那些上山下海采撷食材的人,那一双双布满皱纹的做饭菜的手,背后怎么可能没有故事?只是当时的片子更注重美食的来源过程和制作的画面感,故事只是点到为止。《舌尖2》之所以引发争议,是因为观众群的分化:有的观众喜欢从片中体会美食背后的人文气息和情感力量;而不喜欢它讲故事的观众,则是更注重舌尖体验的“吃货”。这两个群体的观众在本质上并无矛盾,只是观看时所选择的点不同罢了。

  其实《舌尖2》注重故事渲染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这是因为,人与食物之间本身就充满故事。美食是人做出来的,美食寄托着爱,父母为儿女做美食是因为亲情,女人为男人做美食是源于爱情,而厨师做美食则是饱含对食材的尊重、对顾客的体贴……失去了情感的灌注,再好的美食也不过是一种食物而已。周星驰在他的电影《食神》中就传递过这样的观点:美食是用心做出来的,带着情感去做食物,哪怕是一盘简单的蛋炒饭,吃起来也会滋味无穷。人在不同心情下做出的饭菜,都会有细微的不同,何况《舌尖2》呈现出的美食,有许多是从历史中走出来的,背后有着许多值得挖掘的故事。看美食、听故事,这是一部纪录片应该拥有的格局。

  中国有许多著名的小吃都伴随着古老的历史传说,比如过桥米线,据传是一百多年前一位秀才之妻因怜惜相公苦读特意为其研制的;又如烧灌肠,一说是在程咬金与其母艰难度日时,由邻居施舍的大肠与猪血制作出来的。而老北京小吃中的驴打滚、馄饨侯、萨琪玛、焦圈等等,往往因为历史政治人物和文人墨客的喜爱,留下过很多故事。有一首写焦圈的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

  只流连于味蕾的满足而忘记美食背后的人文温情,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有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美食能够传承至今,任何与它有关的信息,都成了它的味道的组成部分。批评《舌尖2》注重讲故事是典型的“吃货”思维,是实用主义者,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只是,味蕾能记住的美味是短暂的,而与美食有关的文化、情感却是隽永的、恒定的。

  当然,单从纪录片的观赏性来讲,《舌尖2》若想掌握好美食与故事的“调和”比例,还需制作方对观众心理有准确把握,不能顾此失彼,因为好的作品要懂得收放自如,带领观众在美食营造的气氛中穿行,美食可以感动人,故事也可以感动人,两者调配得当,方能让观众更加喜爱这档节目。韩浩月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