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历代状元被招驸马仅唐郑颢一人 因流行早婚

2014年06月05日 11:23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历史上的状元大都是青年,据统计,有生卒年月可考的状元,其及第时平均年龄如下:

  唐朝状元平均29.4岁;

  宋朝状元平均29.6岁;

  元朝状元平均29.5岁;

  明朝状元平均32.3岁;

  清朝状元平均31.9岁。

  据传说,状元中年龄最大的是北宋时期的梁颢,参加科考47年,登龙门时已82岁了。梁颢中状元后,官至翰林学士、当过开封府尹,到92岁才寿终正寝。而他的儿子梁固,后来也考取了状元。

  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要数唐朝的贾至和明朝的丁显,都是17岁得中状元,可谓少年得志。关于丁显还有一段趣事。据说当年殿试前夕,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枚特别大的钉子牢牢钉在墙上。朱元璋第二天阅卷时看见丁显这个名字,丁者钉也,显者应梦也,丁显就被钦定为状元,人们称之为“应梦状元”。

  顺便说一句,《铡美案》写陈世美考中状元后被招为驸马,富贵变心、杀妻灭子,结果被包公处死。由于这个故事广泛流传,很多人往往认为科举时代凡考中状元的,都很可能被招为驸马。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历史上,被招为驸马的状元只有唐代的郑颢一人。原因也很简单,古代仕子大都早婚,待到中状元时,一般早就结婚生子了。

  连中三元:17人

  宋代确立了科举考试的地方、礼部、殿试三级考试制,所以也就有了“连中三元”的说法。宋代的“三元”,指科举考试中地方解试、中央礼部试和殿试中的三个第一名,即:解元、省元(礼部是尚书省所属的一个部,礼部试又称“省试”)和殿元。

  一个士人能中“三元”实在太难了,即使真正的文才超众,也还少不了幸运。北宋最有名的“三元”是王曾,他在礼部试所作《有教无类赋》和殿试所作《有物混成赋》,都被视为模范答卷,长期为人传诵。王曾官至宰相,是中国科举史上仅有的十几名“三元”中的佼佼者。

  金代前期很长一段时间,科举分乡、府、省、殿四级考试。在大定三年,竟奇迹般地出了一个连中“四元”的孟宗献。金世宗知道了非常高兴,本来状元例授“从七品”,这次皇帝做主,破例授予孟宗献“从六品”官员。不过,孟宗献出仕不久就去世了,未见事功,他只是在科举史上留下了一个“四元”的佳话而被后人所知。

  据统计,连中“三元”,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状元只有17人。

  明清苏州状元:34人

  有人做过统计,自隋唐至明清1300年间,大约进行过科举考试788次,有名字记载的状元671名。在历史长河中,状元毕竟寥若晨星。可这样少量的状元,也出现了“状元窝”奇观。

  福建永泰县在南宋孝宗乾道年间接连出了三位状元,即萧国良、郑桥、黄定。后人在县城建“三元祠”以为纪念,并作诗曰:“相去未逾一百里,七年三度状元来。”

  “状元窝”最突出的是苏州。明清两朝共出状元204名,而苏州独占34名。其中清朝状元114名,苏州占27名,绍兴8名,杭州6名,山东曲阜5名,这四个地方竟占全国状元总数的40%强。而苏州可算名副其实的“状元窝”。

  更令人称奇的是父子兄弟翁婿同登龙门,可谓一门占尽风流。唐代科举还有“察举遗风”,所以父子兄弟状元也较多,大约出现了七八次之多,而明清时代也都不只一次有这种现象出现。

  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

  清光绪三十年(1904)举行殿试,状元是刘春霖,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1872-1944),河北肃宁人。据说当初原拟状元是广东人朱汝珍。因为名字中有个珍字,慈禧最恨光绪帝的珍妃,因此慈禧就把朱汝珍一笔勾掉,换上本是第五名的刘春霖。因这时恰逢大旱,最盼甘霖。

  刘春霖状元及第后不久被派往日本留学,辛亥革命后一度隐居家中不参与政事。“九一八”事变后,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派人以溥仪名义邀请他担任教育部长,刘春霖表示:“君非昔日之君,臣非昔日之臣”,断然予以拒绝。日寇侵占北平后,汉奸组织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揖唐,以同科进士身份拉拢他担任北平市长,也被刘春霖当面痛斥。1944年刘春霖因心脏病猝发辞世,时年73岁。

  唯一女状元:傅善祥

  有一出戏叫《女驸马》,写冯素珍女扮男装考中状元被招为驸马的事。现实历史上确实有一个女状元,出现在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天国于1853年定鼎南京后就开科取士,先后录取几百名进士,其中文武状元7人。太平天国还专门设立女科,录取的女状元名叫傅善祥。傅善祥只有19岁,一举夺魁,轰动天京。傅善祥最初在东王府任记室,也就是当秘书,后提升为殿前左丞相。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