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渐冻人趁手指活动写6万字家史 祖父为国民党中将

2014年07月04日 11:01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如今已70岁的赵尚谟。李谧欧 摄

《家事》一书封面。

1973年,赵尚谟(后排左二)和父母及部分家庭成员合影。

  70岁的赵尚谟是一位“渐冻人”,他的身体就像被冰雪冻住,先是腿,后是手臂,最后是手指…… 趁着手指还能动,他坚持用笔写下了6万多字的家史,并于近日出版。 “我把先辈们的这段历史记录下来,让后辈们知道,他们怎样来过这个世界。只有知晓往事,才会珍惜今日,启迪未来。”

  “再不写就没有时间了”,赵尚谟对自己说

  赵尚谟下决心要把父亲的经历写下来,是在2011年9月。

  当时,他的腿和手臂完全僵化,不能行走,只能爬行,只有手指还能灵活自如。

  从高中时起,赵尚谟就患上了一种神经元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俗称“渐冻人”。大部分“渐冻人”都是从四肢开始出现肌肉萎缩,再逐渐蔓延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最终彻底瘫痪,其中最出名的“渐冻人”是科学家霍金。

  “如果再不写,就没有时间了。”当时,67岁的赵尚谟对自己说。

  让赵尚谟产生强烈写作冲动的另一个原因,是父亲赵德本那段鲜为人知的独特经历。

  1980年,中国改革开放刚进入第二个年头,赵德本年迈的老父亲远在台湾,希望“有儿照料左右,颐养天年”。赵德本于是向有关部门提出了赴台申请。没想到不久就收到了统战部的回复。赵德本按照指示,很快办好了离境手续。

  在赵尚谟看来,这即使不是改革开放后大陆公民首例成行的赴台申请,至少也是极少的案例之一。

  赵尚谟的父亲赵德本在台湾生活了近20年,直到1999年,为老父亲送终后,他才回到上海。

  赵尚谟清楚地记得,父亲一踏上故土,就情不自禁地说:“上海的繁华已不在台北之下,上海的高楼大厦胜过台北,但台北的街景更加赏心悦目。”

  父亲最后在上海生活的6年时间,几乎和赵尚谟朝夕相处。

  他常常对赵尚谟说起自己在台湾的经历,有时也会聊起解放前的往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赵德本一反常态,话多了起来。过去的一切就像一部永不谢幕的大片在老人的脑海里回放,他一会儿吟诗,一会儿唱歌,尤其是当他唱起那些上世纪30年代的老歌时,听起来满是沧桑。

  每当这个时候,赵尚谟就会仔细聆听父亲似梦非梦的每一句话。因为在他看来,父亲的那些话里,可能就是一段无人知晓的历史,是一些深刻在父亲记忆里却不为人知的往事。

  收到作家的修改意见,他有些受宠若惊

  自从下决心动笔那天起,赵尚谟就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他睁着眼睛构思写作提纲。每天下午,他就坐在吃饭的方桌子前开始写作。他是深度近视,又很瘦弱,写起字来好像趴在桌上似的。最多的时候,他一天可以写2000多字。但遇上天气寒冷受冻,写作的进度就会慢下来。

  然而无论如何,他一天也没有停止写作。几个月下来,他已经写出了几万字的手稿。

  2012年3月的一天,赵尚谟在报上看到一则征稿启事。

  这是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发起的书稿征集,主题是“替亲人出书,为百姓立传”。征稿启事中这样写道:“再平凡的人生也有开花的瞬间,他们不会因离去而遥远。不需要声名显赫,不需要文采斐然,不需要出钱出资……我们只需要真人、真事、真情。但凡你的亲人曾经在上海这片土地上生活和工作,但凡他的故事具有纪念和启示后代的价值,都可以成为我们这个传记文库的传主。我们免费为你出书。”

  看到消息,赵尚谟心情格外激动。毫不犹豫,他重新梳理了文章结构,增加了父亲人生经历的内容,并为这部书稿起名《家事》。他请大妹妹赵尚芝和外甥女把手稿输入电脑,发送给了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

  不久,赵尚谟收到了知名作家孙颙亲自为这部书稿提出的修改意见,这让他有些受宠若惊。“我知道,孙颙老师是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这样的大牌作家替我这个初学者审稿,我真是不敢当。”

  《家事》的写作,成了解密赵家几代人生活轨迹的钥匙

  根据孙老师的修改意见,整部书稿需要增加篇幅,内容可以是传主(也就是赵德本)的个人经历,也可以包括其他旁支和家属的人生故事。

  于是,赵尚谟把视线投向家族中更多的人,重新搜集资料和写作。

  “对我来说,最难写的人物是祖父赵巨旭。”赵尚谟说:“我记得自己只在4岁的时候见过祖父一面,除此以外,我没有关于祖父的一丁点记忆。”

  赵尚谟不会操作电脑,他只好求助于外甥女,搜索有关祖父赵巨旭的资料。

  在亲戚们的点滴回忆和零星资料的拼凑下,一个精明强干、官商合一的祖父形象出现在赵尚谟眼前。

  出生于1891年的赵巨旭祖籍四川南充县溪头坝。小时候,他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考取了只招百名学生的四川陆军小学,学习成绩始终优异。每遇考试,总有学生问老师,本考何人居榜首,老师说:“非赵某莫属,尔等勿争。”很多年后,赵家的人常用这句话激励晚辈。

  以后赵巨旭投笔从戎,官至国民党中将,又兼而经商,曾任重庆通专实业银行董事长。去台湾后,还出任国民党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后来赵德本得以顺利去台湾定居,与赵巨旭的身份不无关系。

  除了祖父赵巨旭外,还有起义的叔叔赵德树、英年早逝的舅舅刘盛亚和刘盛浩……他们或精彩或悲剧的人生,让赵尚谟一边写来一边唏嘘不已。

  《家事》的写作,成了赵尚谟解密赵家几代人生活轨迹的钥匙。

  写父亲的一生,让他有了重新了解父亲的机会

  赵尚谟最熟悉、最信手写来的人物,当然是父亲赵德本。因为赵尚谟从小身体不好,很少出门,所以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最长,“爹经历的许多事,说过的许多话,都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赵尚谟的父亲赵德本,用今天的话说,是一位“富二代”。

  他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系,开过农场,当过职校校长,后来听从父亲之命,转而经商。抗战胜利后不久,他携妻儿来到上海,出任上海捷华公司总经理,主营进口贸易。不久,公司发展顺利,赵德本春风得意,成了上海滩一位颇有分量的商人。

  解放后,一切繁华复归平静。赵德本在上海第三业余中学任物理教师,过上了普普通通的日子。

  然而,厄运始终缠绕着他。反右斗争开始后,赵德本成为“右派分子候选人”,他承受不了压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从三楼阳台上跳了下去,幸好只是膝关节粉碎性骨折;“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赵家穷得连春节配给的各类副食品都无钱购买,为了让孩子们吃饱,赵德本只好饿着自己;“文化大革命”时,他被下放到里弄劳动,经常陪斗,不得已只能把自己最疼爱的大女儿送到延吉插队。

  孙颙这样评价赵德本:“在文学作品中常常有富家公子的形象,他们被生活磨练,屡受苦难。但是,这些塑造出来的形象,似乎都不及《家事》的传主那样血肉丰满。他的事业的起伏,乃至他的家庭生活的波折,均让我难以忘怀。”

  赵尚谟和父亲之间,还曾有过一段误解。

  那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尽管赵德本抱着“凡事少参与”的原则,但工人造反派还是找上了门:“你的问题你儿子已经交代了,你瞒谁啊?”他听了之后心里疑惑,从此对赵尚谟态度大变,父子之间多有龃龉。

  这个结,直到十多年以后才解开。

  赵尚谟回忆说:“爹1980年离开上海去台湾的那一天,在虹桥机场候机楼与我们一一道别。当我紧紧握着父亲那双手时,我能感受到爹也用力地握着我的手,他对我是充满信任和期待的,他把照顾母亲的重任托付给了我。在那一刻,我们之间因历史原因造成的误会、猜疑,统统烟消云散了。”

  写父亲的一生,让赵尚谟有了一次重新了解父亲的机会。

  当被问到“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形容父亲,你会选什么词”时,赵尚谟想了想,说:“应该是忠厚正直。爹虽然经商多年,但他始终奉行‘诚信为本’的人生信条,他不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做人第一。这是他最大的特点,也是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只有知晓往事,才会珍惜今日,启迪未来

  赵尚谟如今居住的屋子,正是全家人1958年搬迁进的位于虹口区敏德坊的老房子。当年最拥挤的时候,一间2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曾经住过9口人。

  赵德本夫妇育有4子3女,其中大儿子不幸早逝。二儿子支援内地去了甘肃,四儿子去了新疆,大女儿去了延吉插队。病残的赵尚谟是三儿子。如今,赵尚谟和大妹妹赵尚芝一家仍住在老房子里。

  走上去吱吱嘎嘎的楼梯,狭窄而黑暗的通道,老旧的房子沉淀了岁月。

  老天给了赵尚谟病残的身体,却也给了他超乎常人的记忆力。他常常一边写作一边回忆,深深地沉浸在往事中。

  在他看来,自己受父亲的影响极大。“我像爹一样,绝对不是祖父那样精明的人。爹教过书,他把教育理念用于经商,重视人性化管理,因此人缘关系很好。我继承了爹的基因,在厂里上班时,我长期担任车间主任,和员工的关系极好。退休后,每年春节总有员工来给我拜年,同事聚会也都邀请我参加。”

  而作为赵家的后代,赵尚谟最感到自豪的,是自己继承了上辈人不服输、不向命运低头的性格。

  最初知道自己是一位“渐冻人”时,赵尚谟陷入极度的恐惧,也曾经消沉过。但经过内心的几度挣扎,他终于平静下来。在工厂上班的时候,他走路越来越摇摆,于是买了一辆脚踏三轮车以车代步。有一次下着滂沱大雨,不慎翻车,是警察帮忙将他抱上了车。他觉得自己快坚持不下去了。“那时,想起爹岁数那么大了,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他每天都坚持晨练,终年不辍。于是我咬咬牙,又坚持去上班了。”

  写作也是如此。赵尚谟自称是“解冻人”,虽然身体僵化,但思维却保持活跃。他经常写些小文章,后来还尝试着写小说。这一次写《家事》一书,可以说是偶然中的必然。

  不久前,《家事》和其他五本书一起,作为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馆征集的首批《百姓家史》系列丛书正式出版。

  赵尚谟说:“非常感谢这样一次机会,让我们把先辈们的历史记录下来。可以让后辈们知道,他们怎样来过这个世界,他们又是在怎样的境况中成长和生活的。只有知晓往事,才会珍惜今日,启迪未来。这也算是我对先辈的一份孝心吧。”记者 徐蓓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