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代文豪艾芜故居开放 曾创作《南行记》

2014年07月04日 15:43 来源:四川日报 参与互动(0)

  传统的川西民居,四合院小青瓦,门口竖立的巨石上写着 “艾芜故居”4个大字,周围没有其他的农房,显得有些孤独。

  100年前,这片田野里有一个男孩在泉水中玩耍,在“水冬瓜”树下读书;100年后,这里变成了一座让文化人寻找起点的故里园,追寻他的行走足迹,传承他的“流浪文学”精神。6月20日,在成都新都清流镇翠云村绿油油的稻田中,一代文豪艾芜故居正式开放,恰逢这位四川文学大师的110周年诞辰。

  留下一座文学家园

  艾芜原名汤道耕。1904年,出生在翠云村。13岁离开故里,步行到成都求学,却没有停下脚步,不久两次离校出走,沿着成都的锦江一路南行,去寻找他的文学世界,走遍了中国的南方和东南亚诸国,笔耕不辍,成就了闻名天下的《南行记》等著述。

  去年10月,由当地政府出资200余万元,整修了汤家祖传的院落,建起460平方米的仿古四合院,除了院落的3棵“水冬瓜”树,其他都不再是过去的模样。

  故居的房屋全部是陈列室。陈列展示以艾芜行走不停、笔耕不辍的时间为线索,包括“童年故事”、“南行记”、“锻炼”和“百炼成钢”4个部分。还陈列展示了艾芜大量的手稿、著作和相关作品,以及艾芜使用过的收音机、胡琴、钟表等生活用品。

  开放当天,众多村民赶来围观。“从小就知道村里出了个大作家,修这个院子可以鼓励娃儿来读书。”

  期待耕读精神的聚集

  “当年的艾芜家只是一个中等农家,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院子,没有这样的排场,而今天我们要为他讲点排场,也为他的文学留下这样一个庭院。”一直主持操办故里园陈列物收集的现代文学研究者龚明德说。

  为了聚集人气,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龚明德还主持编写了“艾芜故居通讯”,刊载最新的研读文章和资料收集信息,赠送给四川现代文学研究者、爱好者和艾老生前的文友。正如爱好者李飞华所言:“希望大家到这里来,共享艾芜的寂寞美。”

  故居中最有特色的一间是书画室,一张普通的大书桌,笔墨砚齐全,围绕内墙是一圈麻绳,上面已经挂起不少题字。“参观者只要愿意都可以写几笔,然后自己挂起来。”龚明德说,这正是故居立园的基本思想,“我们对留墨宝的人没有门槛,倡导一种田园式的书写风格。”

  刚刚出版的《艾芜全集》也收入陈列柜,其中收录的400封书信中,是艾芜和巴金、沙汀、臧克家等文学名家的书信往来,除了文学创作的讨论,劝人勤于写作是艾芜一生的追求。

  龚明德说:“我们希望培育一种在田野中行走,在乡村坐下来读会儿书的气氛。这也是艾芜式记录社会生活的文学精神,在今天已经难得了。”

  打造名人故居,借名人效应做响人文旅游品牌,是建设名人故居很容易想到的事情。不过,清流镇把艾芜故居建在远离乡镇的稻田间,从清流镇到艾芜故居只能走乡间的水泥路,开发旅游没有优势。艾芜故居期待的是另一种收益——耕读精神的传承。

  这样的初衷让人敬佩,也让人担心:维持故里园日常管护的费用从哪里来?

  “希望聚集的人气能够吸引社会力量的支持,也希望上级部门从培养地方文化气氛的角度多多关心。”当地政府和文化人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编后

  名人故居不仅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还是不可再生的宝贵人文资源。保护名人故居,既是对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责任。然而,名人故居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城市改造或商业开发的浪潮中,国内多处名人故居都未逃脱被推土机吞噬的劫难。

  四川的名人家园现状如何,它们聚集了什么人文气息,期待怎样的社会关注?这是一个历史的话题,更是一个持续的话题。我们将继续追踪寻访我们身边的名人故居,关注、探讨它们的未来命运。欢迎赐稿或提供线索。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