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吴昌硕40多通信札首次公开露面 与后辈切磋诗艺

2014年07月24日 09:23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在杭州孤山,有一个叫数峰阁的地方。

  110年前的夏天,叶为铭、王褆、丁辅之、吴隐等几位痴迷印学的年轻人,各自拿出私产,在数峰阁买了一块地,建立西泠印社。

  110年后,7月29日~8月31日,在西湖对岸的南山路,西泠印社、浙江美术馆、钱江晚报联合推出 “浙江美术馆开馆五周年特展:西泠峰骨——纪念吴昌硕诞辰170周年暨西泠印社七任社长作品展”,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等西泠印社七任社长作品,将首次联袂展出。

  展览的350件书画、篆刻、手稿等作品,分别来自西泠印社、浙江图书馆、湖州市博物馆、吴昌硕纪念馆、君匋艺术院、海宁市张宗祥纪念馆、天一阁博物馆等众多文博机构。其中,230件吴昌硕作品,大部分来自大本营西泠印社之外,还有不少出自湖州市博物馆、安吉吴昌硕纪念馆和君匋艺术院。

  今天,我们去这几家探探营。

  (解说:湖州博物馆副馆长刘荣华)

  40多通信札首次露面

  吴昌硕要丁啸云写诗“多读书”

  展览中有16件(组)吴昌硕作品,来自湖州市博物馆。这其中最瞩目的,是一批首次公开露面的吴昌硕信札。

  这套信札共有40多通,是吴昌硕晚年写给同乡门生丁啸云的,主要的内容,是吴昌硕与丁啸云之间的诗赋酬答和诗艺切磋。在吴昌硕的大量遗稿留存中,有关论诗的信札并不多见。

  事实上,吴昌硕一直偏爱诗词,并以诗人自居,他在《赠内》一诗中写道“平居数长物,夫婿是诗人”。

  而在这批信札,不仅可以欣赏到他的书法艺术,读到他的诗歌造诣,也很能感受到他谦逊朴实的为人,以及对后辈的提携,甚至晚年受困病痛的无可奈何。

  比如,在其中几通信里,吴昌硕认为丁啸云的诗稿绝句太多,教他作五言,不论是古风还是格律,都要认真研究,反复推敲,一定会有大的进步。他还强调,七言比五言更有深进的古意,笔法情趣更为自然委婉曲折。

  有时候,他也特别满意丁啸云的诗,赞美之词溢于言表,并鼓励他长期努力,“必成大家”。

  他还说,丁啸云的诗吟风弄月富有情调,但必有纤弱之病;而自己的诗宣泄了真情实意,难免太过憨直。而弥补和改正的办法,“无非多读书”。

  在这四十余通信札中,有三十通,吴昌硕说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

  比如说:“缶久不作诗,足楚为苦”;“衰年之苦,夫复问言”;“击多病且躃一足”。

  在情谊深厚的朋友门生面前,吴昌硕吐露了自己在盛名之下,与常人一般无可奈何的心境。

  此外,在这次安吉吴昌硕纪念馆提供的24件(组)作品里,也尤其能感受到吴昌硕自作诗文的精彩。

  (解说:君匋艺术院副主任马永飞)

  40多方印章极有光彩

  吴昌硕与钱君匋说“难点”

  展览里还有50多件作品,包括40多方印章,都是来自桐乡君匋艺术院的珍藏,其中7件国家一级文物,比如吴昌硕的篆刻代表作《我爱宁静》;他刻给好友、学生王一亭的名作《人生只合驻湖州》;一套92张的《缶庐诗翰》,是将吴昌硕的诗稿和信件集中,形成的诗稿合集。从书法作品的角度看,是吴昌硕书法作品中最集中也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套。

  1985年春,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西泠印社副社长钱君匋,将毕生收藏的数千件明清珍贵书画文物,捐赠给家乡。这次借展的作品,除了吴昌硕先生的40多方印章、7件书画之外,还包括了数件沙孟海和启功的书法。它们全部来自钱君匋的旧藏,尤其是书画作品,都是当年几位先生专门写给君匋的,作品上都有君匋的上款。

  这是君匋艺术院对外借展数量最多最精的一次。之所以如此重视展览,不仅因为钱君匋也是西泠印社的副社长,也因为大家都记得,几位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与交往。

  这其中,有一个钱君匋和吴昌硕之间的故事,特别值得说。

  1923年春,钱君匋18岁,通过老师的介绍,免试去丰子恺任教的上海艺术师范学校学美术和音乐。第二年春假,他回老家向几位前辈请教篆刻艺术,老师们嘱咐他,一定要找吴昌硕的印谱学篆刻。

  之后,钱君匋在吕凤子的指点下,买来《吴昌硕印谱》仿刻。有一天,吕凤子要去拜访住在上海北山西路玄庆里的吴昌硕,便带上了这位得意门生。

  60年后,钱君匋曾经有一段精彩的回忆。他说,自己随吕凤子上楼后,吴昌硕正在作画,待他画完,钱君匋才看清他。老人的仪表完全出乎他所料,精干矮小,灰色眉毛,目光炯炯,机智而略带幽默感,眼角有笑纹,洞察力很强,在他身旁,就忍不住盯着他看,手里捧着热茶也不觉得烫手。

  吴昌硕看了钱君匋的印说,“我的印不好,没什么道理,古往今来,大家名手太多,就是刻得跟我一样也没有什么意义。要破陈法,你学我的东西感觉到什么地方最难呢?”

  “清楚的地方难,模糊的地方反而容易刻得像!”

  “哈哈哈哈!你不懂,再过几年你就会反过来讲了。等你到了一定的火候,明晰也好,混沌也好,都难都不难,气韵要关注在每一刀每一画之中,全印要无懈可击。但是不要怕难,功到自然成。”

  后来,钱君匋成为诗、书、画、印、装祯、鉴赏无所不精的大家。而他在篆刻领域的特殊成就,把他推到西泠印社副社长位置,一生治印两万余方,当时的社会名流、达官显贵、书画同门,都以拥有一方钱君匋刻的印为荣。而他的印文风格里,也始终能感受到吴昌硕的老辣和奔放。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