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面临最好时机

2014年08月26日 00: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8月25日电(记者 贾天勇)“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组”资深专家静瑞彬25日在北京表示,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主题,对外交流是国家之间交流的主体形式,从国际大环境来看,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面临最好时机。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国际学术出版分论坛》当日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以及出版领域专家学者近30人出席。

  张江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发生的巨变以及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的和平崛起,将会对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产生影响,这为中国学者在世界学术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发挥更加重要的国际影响提供了重要契机,我们有责任向世界介绍和解读近年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杨庆存指出,学术出版与大中型、普及性图书出版有所不同,学术著作因为内容的高端性、形势的复杂性和读者群体的特殊性,不仅要求高、难度大、周期长,而且投入多、成本高。但是学术是人类认识世界、探索规律和文化创造的高端形态,学术著作是人类历史实践、理论探讨和思想智慧的重要结晶,其文化意义、思想价值和影响力更大、更高、更强。

  “人文交流已成为国家之间发展关系的重要渠道,中国人文合作委员会、中美人文交流磋商机制、中欧高级人文交流机制、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以及和其他国家建立的人文交流机制,都为进一步深化中国和各国人文交流和合作搭建有力平台,当然也为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打造了良好的平台”。静瑞彬在发言中分析了中国学术出版面临的国际环境。

  他强调,现在必须了解中国,方能了解世界。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很重要,中国话语权在世界舆论大格局中的分量日益加重,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面临空前的有利的国际环境。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提出了“学术的本土化加全球视野”的概念。“中国的学术成果,中国学者的观点理论,毫无疑问是本土上产生的,是中国文化孕育的,应该具有中国的特色。那么与此同时,我们在表述本土身份的时候,又要有一种全球的视野,就是中国的学者在表述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应该对全球的学术话语体系,特别是西方主导的学术话语体系有深切地理解。

  剑桥大学出版社、博睿学术出版社的有关负责人也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