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民间用雕花印糕板制作月饼 刻有福寿等图案

2014年09月10日 15:26 来源:青年时报 参与互动(0)

  手工磨蚀的雕花印糕板

  月饼,不中秋,月饼几乎成为了中秋节的代名词。在节日气氛日渐惨淡的今天,吃月饼这个传统却一直延续着。月饼又称胡饼,是中秋祭拜月神的贡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在月饼还没有工业化的时候,其上漂亮的花纹和馅料标记来自于手工雕刻的模具。

  曾经看着月饼坊里,把一块块油面团放进雕花印糕板里,压实,再倒扣,“乓”的一声闷响,一块月饼即成。用得久的模子,油亮光滑还带着香,有着岁月的手感,这样的做模手艺在安徽、浙江都还有存在。杭州三墩镇绕城村的骆家小屋里,69岁的骆春根老人也还保存着这手艺儿,中秋时节,看看这雕花印糕板,也看看月饼花纹诞生的背后。

  □《人文杭州》记者 张鹤 通讯员 朱嫣红

  印糕板的美好愿望

  糕模形式千姿百态,图案丰富多彩,蕴含了广大百姓朴素的思想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墩文化站站长朱嫣红介绍,旧时,每到逢年过节、造屋上梁、添丁进口、拜寿婚嫁,家家户户都要用米粉来做一些糕团。这些糕团均用糯米粉或粳米粉制作,制成的糕团上都印有一些相对应的吉祥图案,江南水乡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带有浓郁的民俗特色,又带着美好祈愿。在节庆活动中制作的糕团图案,由一种专用工具制作,这种工具在民间统称为“雕花印糕板”。“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也有着不同的叫法,大致有“印花糕板”“印花板”“糕板”“糕模”等叫法。

  “这是将生活和艺术结合为一。”朱嫣红说。

  糕板印模一般采用油杂木、紫檀木、白杨木、香樟木等为原材料,经锯板、打槽、雕琢而成。雕刻风格有细刻精雕的,如“满龙”“如意”“三牲”;也有粗犷精炼的,如“寿桃”“花卉”“绿叶”等,所刻的模板凹面呈梯形,要求便于操作,脱模爽快,不粘粉垢。这些印糕板的雕刻有着手工的拙朴,而且饱满。朱嫣红介绍说,糕模的造型、花式各异,按种类分:有寿桃、元宝、满龙、双鱼、如意、八仙、三牲等;按内容分:有动物、花卉、吉祥图案,还有用“寿”“福”“四季平安”“黄金万两”等好口彩字为图案的。“就是为了这个吉祥话,每个图案都对应句吉祥话。”骆春根说。

  过去的三墩,家家户户做糕点不仅仅是纯粹食用,更多是为了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例如喜事、丧事、祭祀、踏青逢年过节。“不同场合都有它应景的木糕板,譬如这些栩栩如生的元宝,是用来求财的;枝开叶散的树形木糕板用以象征多子多福”骆春根说。

  现在的印糕板,不管是木头还是塑料、不锈钢,早已单纯地沦落为一种工具,至于做出来的糕饼上会有什么花样或字样,在很多人眼中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伴随一生的糕糕高

  因为“糕”与“高”谐音,遇有时令节气时登高吃糕,就有步步登高之意。在江南地区,稻作文化丰厚的地方,糕更是有各种各样,大的小的,花朵形、寿桃形……

  由于研究者不多,至今对于印糕板的产生具体时间没有明确的说法,根据所查资料可见,糕板的历史至少可追溯至元代。

  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有这样的记载:江南杭州一带糕团点心花样有“金银炙焦牡丹饼、杂色煎花馒头、枣箍荷饼、芙蓉饼、菊花饼、月饼”;姜彬先生主编的《吴越民间信仰民俗》一书中也认为,“自宋后,民间的糕点花样制作发展更快,除了手捏点心,更有用木模磕出糕形后再加烤煎”。这些文字记载,都为糕板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历史依据。

  在三墩地区,一个人从小到大,多彩的糕点几乎伴随其一生。

  骆春根指着一个寿桃形状的印糕板:“这个是小孩子周岁、满月的时候,家里人给做糕的模具。”

  还有一个方形的印糕板,其中刻着古意的纹样,“这个是给上学的小孩,意味‘状元糕’。”等到小孩上小学时做状元糕分送邻居,还有送来礼物的亲戚作为回礼。还有“鱼”形糕是给小孩吃的,“鲤鱼跳龙门”。

  而等到小孩子长到16岁成年时(三墩镇视16岁为成年),还要做寿桃糕点,这些糕点一方面要供给灶神爷,还有要分给左邻右舍一起庆贺。

  逢年过节祭祀菩萨和土地神时,还有专门的“鸡、鱼、猪”三合一的印糕板,在一块板子上就有三样不同的动物,“这个是鱼,这个是鸡,这个是半个猪头。”骆春根说,“这就是象征着那些活的鸡、鱼、猪,来把它们祭祀给神灵。”

  而等到人变老要做寿的时候,还有更大的寿桃和圆形的糕点来作为祝福。“一般要把大小不一的糕点摞起来摞成七层。”

  骆春根说:“用来做糕点的主要有两种,白色的糯米粉糕,还有绿色掺入草汁的绿色糯米糕,有的还会加入红豆沙或者萝卜丝馅儿。”

  刚刚进入骆家小屋,扑面而来的就是浓郁的樟木香,骆春根老人坐在小凳上,正拿着块樟木比画着。粗糙的木板上定上位置,再挖出个空,接着雕刻、定型、打磨。

  “小的嘛,半个小时,大的比较耗时间,一两个小时。”骆春根说。

  骆春根说自己祖祖辈辈都是做木工、雕刻的,从儿时起,他就在爷爷、父亲跟前看他们做木工、雕刻,自然而然也就学会了这个手艺。

  糕模雕刻工艺以阴雕技法为主,雕刻时吸收民间剪纸的某些特点,采用阴雕浅刻刀法,令风格既有精细的,也有粗犷的。“都是用樟木来做的。”骆春根说,“这个没有虫子蛀,而且还不容易开裂,比较牢。”骆老人的桌下摞着不同大小的樟木块,大的有几百年的树龄,他一直不舍得开料来用。

  老人也如同这粗壮香樟木一样有料,他脑袋里装着870种不同的花样印糕板。根据要求绘制印花糕模的造型图案,确定规格的大小尺寸。

  根据所雕印花糕模的规格,选取大小适度的木板,打制好印板毛坯,看料下刀:骆春根拿出各种刻刀和凿子,“我有几百种呢!”先粗后细、先浅后深、以刀为笔,一铲一锹中,樟木片落下,雕刻出各种花纹和文字。图案边缘要光滑细腻,刻成容易脱模的斜线。

  最后就是雕好的木头有许多棱角、刀触,把外形较粗糙的打磨掉。“原来没有电磨具的时候,就得用砂纸手工擦,现在方便多了。”老人拿着电磨笑着说,而印糕板的内部就要小号的木砂皮轻轻地进行打磨。

  就这样,一块粗糙的樟木就在几个小时内变出了一柄印糕板,地上满是碎木屑。“我就是骗骗小钱。”骆春根呵呵一笑,“你想这么块破木头,谁要啊,烧火都不够,我也就是随便刻刻花。”

  一般普通的印糕板花纹有圆形、棱形、正方形、扇形、长方形、梅花形、荷叶形、人物形等形态各异的造型。糕点面部雕有以福、禄、寿、喜主要内容的传统吉祥图纹,增加了糕点观赏性,工艺非常讲究。

  比较精细的印模雕刻有“福禄寿三星”“喜鹊眉头”“荷仙子”“五子登科”“二龙戏珠”“龙凤腾祥”“富贵大吉”“福寿如意”等精美且寓意深刻的图纹,不过老人说从今年起已经不做细活了,而三年前大型的雕花印糕板就已经没有做过了:“眼睛不好了,看不清了。就做做粗糙的吧!”

  “做那种细致的不划算,这刀错了,整个就不能用了,而且得全神贯注,一直脑子要绷着弦。字不能刻错。粗糙的呢,大一点大一点,小一点小一点。”

  骆春根的印糕板几乎没有涨过价,“不可以提高价,我手勤劳一点,卖得便宜点,大家买得多了,我就薄利多销,要不然老太太嫌贵买不起啦。”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