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梁祝》传颂55年 创作者何占豪忆诞生记

2014年09月12日 09:18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在中国,《梁祝》是几乎无人不知的小提琴曲,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这部作品的作者何占豪,也很少有人知道他还创作了哪些作品。

  今年,时值《梁祝》诞生55周年,成都市民将与这名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著名作曲家面对面。9月15日下午2时30分许,“金沙讲坛”特别邀请到《梁祝》的创作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占豪先生,作一场名为《梁祝情、民族魂——一代大家何占豪创作心路》的讲演,讲述这首名曲的创作背景。

  24岁的他 第一次创作《小梁祝》

  何占豪是浙江诸暨人,1933年8月29日出生。从小他就受家乡音乐的熏陶。那时,何家山头一带流行两种戏,一种是越剧,一种是绍兴大板。上小学前,奶奶常常带他去听戏。到读小学时,何占豪已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

  1957年,何占豪考进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修小提琴。那时,他们经常下乡演出,每次拉的都是外国曲目。何占豪慢慢发现,听他们拉琴的人越来越少。他开始思考,能不能用小提琴演奏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音乐呢?

  何占豪和6名同学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起初,何占豪用越剧音调创作出弦乐四重奏《小梁祝》,第一次尝试用西洋乐器演奏中国戏曲音乐。1959年,何占豪与陈钢开始合作,用西欧传统的奏鸣曲曲式进一步规范了原来的构思。1959年,《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正式在上海首演,自此,已50多年经久不衰。

  这部长达26分钟的协奏曲,其唱片发行量迄今已突破百万大关。

  他还有很多作品 你肯定听过

  几十年来,何占豪始终不渝地沿着民族、民间音乐前行。他觉得,身为一个中华民族的音乐人,对中华民族的音乐应该有所研究,应该有所贡献:二胡、琵琶呀,为什么不能像小提琴和钢琴一样,成为一种世界人民喜欢的乐器?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开始致力于民族器乐的交响化,把“民族音乐现代化”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写了很多二胡协奏曲、古筝协奏曲。其中的二胡协奏曲不但跟民族乐队协作,而且跟西洋交响乐队协作。除了将《梁祝》改编成高胡协奏曲和琵琶协奏曲外,还写了二胡协奏曲《乱世情》、民族管弦乐《伊犁河畔》、古筝协奏曲《孔雀东南飞》等一大批民族器乐作品。

  “探索是我永恒的主题,只要人民大众喜欢的,我就会一如既往地创作。”何占豪说,自己在五线谱中爬行,慢慢地又爬进了流行歌曲,八十年代末那首在大陆颇为风靡的《相见时难别亦难》(由徐小凤演唱),便是何占豪作曲,乃至别人给他取名叫“多功能作曲家”。何占豪的创作既有高雅音乐,也有流行音乐,用他的话来说,“只要文化市场需要,他就生产”。 成都商报记者 辜波

  何占豪

  主要作品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交响诗《龙华塔》,弦乐四重奏《烈士日记》,二胡协奏曲《别亦难》《乱世情》《英雄泪》,二胡与乐队《莫愁女幻想曲》;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西楚霸王》《孔雀东南飞》,筝与乐队《云山组曲》,筝乐诗《陆游与唐婉》,交响南音《陈三五娘》等。主要中小型作品有:管弦乐《伊犁河畔》,古筝独奏《茉莉芬芳》《姐妹歌》,歌曲《别亦难》等。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