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泰国收藏家向中国捐赠五尊唐宋时期观音圣像(图)

2014年09月25日 10:43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宝瓶观音

  ■送子观音

  ■乘龙观音

  五尊上世纪40年代流失到东南亚的观音菩萨塑像,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如今回归祖国。记者昨天获悉,泰国考古收藏大家、泰国佛牌造像与文物协会常务副会长龙戴将自家收藏的五尊唐、宋时期的观世音菩萨圣像赠与中国,其中三尊落户省会鹿泉灵山景区极乐寺,另外两尊则在国内它处安奉。

  捐赠:庄里人打动泰国收藏家

  灵山景区依千年古刹灵岩寺而建,距石家庄的西二环仅13公里。灵岩寺始建于隋末,到上世纪80年代末,曾立为鹿泉八景之一的灵岩胜境仅保留了残缺的钟楼等部分寺院旧址。现在的灵山景区则将殿宇、塔林等镶嵌于群峰之上和山涧绿树丛中,包括极乐寺院区、财富宝塔等。今年5月底泰国知名收藏家龙戴一行到访灵山景区,与河北省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河北慈氏基金会理事长陈泉州坦诚交流后当即决定,向当地捐赠自家收藏的中国古代佛像。8月31日,经过我省相关部门的批准和精心安排,五尊菩萨像顺利运抵石家庄。

  昨天捐赠者龙戴并未现身,陈泉州向媒体透露龙戴家族收藏这批佛像的来由:“1947年龙戴的父辈在当时国民政府赴东南亚的商船上,花巨资购买了大批中国文物佛像,此次捐赠给中国的五尊每个都价值数千万,全家一直视之为至宝。近年来随着中泰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增多,特别是与河北省文化交流协会多次友好交往后,他感佩观音菩萨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他和全家决定将这五尊观音像以赠与我本人的方式无偿归还中国。龙戴说,他希望这五尊菩萨像将泰国人民的友谊和祝福也一起带回中国。”至于这批文物为何会运去南洋,昨天也有专家分析说,1947年国内硝烟弥漫,当时旧政府将文物卖到国外主要是为了筹措军费。

  陈泉州透露,这批佛像运抵石家庄后一直封闭保管,“10月2日中泰双方将在极乐寺举办交接仪式,届时大众可以领略这批珍贵佛像的风采。”

  意义:足不出市领略历史真迹

  昨天记者赶赴灵山极乐寺一睹这批古代佛像的真颜,只见这五尊观音菩萨雕像有三尊为立像,另外两尊则为坐姿。三尊立像高达两米有余,姿态庄严,面貌圆润,或是抱着婴儿、或是站在龙上、或是手持宝瓶,雕像衣饰上的红色、蓝色等色彩依旧鲜明。人若离雕像较近,还隐隐能闻到香樟的味道。对此有专家透露,这三个雕像分别是送子观音、乘龙观音和宝瓶观音,都是用整根香樟独木雕刻所成。另外两尊坐姿佛像也特别抢眼,其中一座盘腿而坐的菩萨全身呈褐红色,身上还残存着金箔。专家称这个佛像目前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说这是说法观音,还有说这是说法弥勒,这座佛像有胡子,长胡子的观音是北魏以前的做法。”据了解,三尊立像观音将落户鹿泉,另外两座则将栖身外地博物馆。

  记者获悉,9月23日省内文物专家在看过这批佛像后得出结论:这些造像有年代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准确年代还需考证。知名雕塑家、河北师大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黄兴国教授则说,确定佛像年代应该结合文物、美术和雕塑等一系列因素,“这批佛像令我意外,有唐风韵也有宋代风采。我看了很感动,譬如宝瓶观音造像正面看很婀娜,从风格看至少受宋代影响。宋代佛教造像艺术开始呈现出世俗化倾向,最经典的是四川大足石窟,把生活场景融入宗教题材中。我由衷地说一句,省内研究佛教造像雕塑艺术史的人,不用走太远就能看到真迹”。

  诸多人士则高度评价此次文物回归的意义,他们表示据不完全统计,仅在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就有精品中国文物百万余件,而散落在世界各地民间的中国文物更是数不胜数:“此次几尊佛像回到石家庄,是经民间努力促成的文物返乡,为文物回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谜团:来自何处与保护工艺都是谜

  记者昨天也了解到这批佛像还有不少谜团,陈泉州透露佛像究竟来自何处依然未知:“龙戴的父辈购买这批文物时也曾打听出处和年代,但只知道来自中国的寺庙。”他还透露文物专家在考证这批佛像时发现保护工艺很科学:“譬如宝瓶观音,专家发现身上有三个保护层,全部是矿物质,推断是一百多年做一次保护,哪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颠沛流离依然保存完好。”黄兴国也评价说这批佛像工艺很讲究:“保存如此完好,跟中国传统木雕工艺的讲究有关,现在很多工艺都失传了,从这些佛像可以研究传统木雕技艺和保护技巧。”对此,石家庄市文物局局长张跃新表示,省会的佛造像以石质为主,木质观音像目前在石家庄比较少见:“文物部门将对这批佛像进一步鉴定。”□本报记者 黄蓥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