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莫迪亚诺获奖:对外国文学不必提普及性

2014年10月13日 15:00 来源:红网 参与互动(0)

  迄今为止,在111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中,有15位法国籍获奖者,堪称世界之最。但是为什么,他们的名字在多数中国读者心目中仍显陌生?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外国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刘文霞在接受东方今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与法语文学不如英语文学在国内普及度更高等很多因素都有关。国内读者对现当代外国作家了解少,与外国文学评论家的引导,高校课程、教材都有关,多数人熟悉和喜爱的还是上世纪外国文学引进热潮中最知名的几位老作家。尽管外国文学研究圈对各种新鲜动态都很关注,但外国文学本身却呈现精英化趋势,失去了普及性。(10月11日《东方今报》)

  从表面上看,这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细想不是一个“普及性”的问题,更不是甲语法比乙语法更普及的问题。在中国,大众对外国文学的阅读多是通过翻译过来的中文作品,对外国作家名字的熟悉程度是依据中文小说而来,也就是说这跟是什么语法没有关系。比如,日语算是在国内普及度比较高的吧,可是你问一问中国人:那几个获诺奖的日本作家的名字,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我想十之八九回答是在他们获得了诺奖之后才知晓的。再比如莫言获诺奖,难道是因为中文的普及性吗?非也。虽然莫言的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但是就全世界而言,莫言的名字还没有响亮到奥巴马的地步,在莫言未获奖之前,除了中国读者,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名字,这和我们不知道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一样的,非常正常。

  重要的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标准不是按照读者的对作家的熟悉程度而确定的。首先,国内读者对现当代外国作家了解少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世界如此之大,文学作品如此之多,语种如此之繁,任何人都无法做到对世界上所有作家了如指掌。即使我们做出很大的努力,仍会不断冒出新的作家,不断出现新的畅销书,怎么可能达到熟悉世界作家的所谓“普及度”呢?

  其实,外国人对中国作家了解得更少,更显“无知”。来自俄新社的一则报道说,俄罗斯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问题知之甚少。民调结果显示,中国人不仅知道列宁、斯大林、普京和叶利钦等俄罗斯“杰出政治家”,还知道高尔基、托尔斯泰、普希金和契诃夫等作家。而俄罗斯人只勉强记得中国的三位“杰出政治家”——毛泽东(39%)、孔子(4%)和邓小平(3%)。评论家白烨曾说过,我们和外国作家可以就西方作品侃侃而谈,但他们却常常对我们的作品一无所知。他举例说,在2008年,与一位加拿大一流的文学批评家交流时,白烨说出了一连串加拿大作家的名字,但对方却绞尽脑汁也想不起一个中国作家来。吃午饭时,那位批评家专门找到他说:“我好不容易想起来一个非常喜欢的中国作家——李白!”

  其次,诺贝尔文学奖不是看作家作品是否在世界范围内畅销。据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法国当代作家三杰之一,是法国主流的畅销书作家。在法国畅销,这与中国何干呢?除了专门学习法国文学的人外,中国的普通读者谁会知道他是谁呢?因此一定要在莫迪亚诺加冕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才可能引起轰动。多数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莫不如此。

  说到底,对外国文学不必提普及性的问题,因为这根本做不到。据有关方面介绍,“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这几年总的来说,做得还是不错的,甚至比美国强。美国人很少看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在美国的影响更是寥寥。这里也有一个利益驱动问题,有些不好卖,出版社赔本,肯定就没有引进出版的热情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学都没有“普及性”的意思,那我们何必追求什么“普及性”呢?

  文/孙建清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