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扬州民间工艺绝活推陈出新 亮相工美大师精品展

2014年10月22日 22: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扬州民间工艺绝活推陈出新亮相工美大师精品展
象牙微刻《大江东去》 高志明 摄

  中新网扬州10月22日电 (张玲)扬州民间工艺“绝活”推陈出新将亮相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

  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25日将在扬州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同期将举行2014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

  22日,记者从展会获悉,扬州民间艺术打造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扬州工”产品。黑色宣纸剪纸作品、独品通草花地屏、11米刺绣长卷《庐山图》、象牙微刻等一系列的民间工艺创意品将在展览上首次亮相。

  扬绣——刺绣长卷《庐山图》首亮相

  据了解,仿古绣是扬绣在题材上的大胆创新,写意绣是扬绣在技法上的重大突破。本次“工美大师精品展”,扬绣的这两项代表类型都有涉及,其体量之大、文化价值之高令人惊叹。

  刺绣《庐山图》无疑是此次最具吸引力的作品之一,该作品全长11.8米,是近年来扬绣创作的少有的大型刺绣艺术精品之一。该作品取材于近代画家张大千晚年巨作,青绿山水,水墨淋漓,刺绣作品由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陆树娴大师指导,工艺美术大师孙家琴、陈小凤、潘琴等十位绣师历经四年有余精心绣制而成。整个作品气势磅礴,具有很高的鉴赏和收藏价值。

  通草花——七旬老艺人创新作品参展

  通草,云贵高原山间丛林的一种中药材。勤劳的艺人,将通草的内茎加工成细软洁白、绵薄多孔的片,扬州人看中通草片的可塑性,将它染色、捏瓣、做叶子、传杆子、栽盆、整理,制出了可与真花媲美的“通草花”,它以假乱真、巧夺天工,被称为“不谢之花”,清朝曾盛行一时,如今只有钱宏仁、戴春富两位大师能做出正宗的扬州通草花,他们二人均已年过七旬,所带徒弟寥寥。本次“工美大师精品展”,两位老艺人都拿出了通草花创新作品,不禁让人为之感动。

  由钱宏仁创作的《琼花芍药图》无疑是一件独品,一直以来,受到材料等各方面限制,扬州通草花通常以盆景、挂屏形式出现,这么大篇幅的地屏作品是首次出现。该作品长150cm、宽80cm,取材自“琼花芍药世无伦”的诗句,是宋代文章太守欧阳修描写琼花与芍药珠联璧合的经典诗句,成为扬州市花的最佳诠释。作品根据真花的各异形态、颜色深浅而作,极具层次,亮丽中含着温馨,格外显出扬州市花高贵的气质。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戴春富也拿出了近年新创作的《牡丹》挂屏参展参评。

  剪纸——首创黑色宣纸为剪纸材料

  作为南方剪纸的杰出代表,扬州剪纸通常都是使用宣纸,平滑柔韧、洁白耐久,再用深色的背景作底衬,展现出扬州剪纸秀美灵动的特点。对于这项古老的技艺,扬州的剪纸传承人们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江苏省非遗传承人张慕莉,从2004年开始参加“大师展”,至今已经有十年的参展经历。如何在此次的大师展中,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这是她一直思考的问题。

  “扬州剪纸原本是用来作鞋子绣花前的样稿,所以以白色为主,后来才渐渐演变成了挂屏形制装饰品。”张慕莉告诉记者,这次为了更好地凸显出扬州剪纸的视觉和装饰效果,她首创了黑色宣纸为剪纸材料,黄色卡纸作为底衬,再采用一种全新的装饰方式——台屏。这次张慕莉参加“大师展”的作品名为《鹤听芭蕉雨·鹰戏虬龙枝》,突出动物羽毛质感和细腻感的同时,还采用虚实结合手法,突显了作品的意境美。

  绒花——史上最大绒花扎出孔雀牡丹

  扬州绒花因其艳丽多姿,而被称为工艺品中的“小家碧玉”。据介绍,扬州绒花开始主要为头戴花(或称髪头花),后经演变,突破了局限,开创了新领域。

  在此次的“工美大师精品展”上,一幅史上最大的绒花作品《富贵祥和》挂屏将亮相。这幅作品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省工艺美术名人、市工艺美术大师杨家惠制作。作品中的绒条均采用优质蚕丝为原料,通过煮丝、染色、烧丝、捻丝、搓条、烫绒、打尖、传花等工艺制作而成。

  据杨家惠介绍,整个作品所使用绒条合计为22580根。作品大气堂皇,秀雅精细,以概括手法,集中而简练地刻画了孔雀与牡丹、白玉兰的主要特征,赋之以形,传之以神。

  象牙微刻——浅绛色山水

  扬州牙刻始见于清代嘉庆年间,以浅刻见长。历代名家,或以字或以画,各擅其长、各逞其妙,以铁笔再现书画水墨之韵味。扬州牙刻是主要采用浅刻、微刻技法将书画镌刻于象牙之上的工艺及其成品。2009年扬州牙刻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本次“工美大师精品展”上,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高志明创作的象牙微刻《大江东去》参展,该作品规格:22.5×9.5(㎝),作品以扬州传统的“微刻”刀法刻划江水波浪。粗旷的“平刻”刀法呈现山石坚硬,表现江山雄伟壮观,中国画浅降式着色,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墨色相映,明快亮丽。

  高志明说,扬州于光绪年间开创了微刻技艺,艺人能于方寸牙板上,刻6000余字。字迹虽细如蚊足,而笔法具在,犹如原作,神韵极佳,堪称绝技。随着艺术创造的发展,微刻刀具不断创新、改进,不仅速度加快且更能表达画意。(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