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魏武挥:门户的没落无关内容 而是架构落后

2014年10月24日 08:17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陈彤的离开,是不是意味着总编辑(主编)真死了?如果说主编是用来干“组织内容生产”这活的,恐怕真快要死了。主编是附属在那个“目录树架构”上的,当这个架构快要崩溃时,主编就会崩溃。但媒体的功能之一议程设置,始终不会变。社交网络上,很少有人去分享架构,但依然有太多的人在分享内容。门户的没落,不是内容的没落。

  陈彤在新浪打造了三个具有风向标的产品:门户、博客和微博。除了微博,前两者一直到今天,都留有陈彤的烙印。陈彤离去后,很多评论文章都提到了“门户时代落幕”之类的话语。不过,我喜欢刨根问底一下,门户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门户是为信息匮乏而生的,早期互联网上根本没什么东西可看。门户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互联网上的一扇门,打开这扇门,互联网就向你打开。但事实上,门户更像是一个“户”,上了新浪,并不等于互联网向你打开,而是“你进入了新浪这座房子”。所以,门户天然就是封闭的,并不提供通向全网的路径,它尽可能地要把你留在这个“户”里。

  从这个意义上讲,百度是门,新浪是户。再往深里说,百度是技术打造的门,新浪是人工修出来的户。

  门户和传统媒体的唯一区别在于:它的版面是无限的。至于其他,几乎一模一样。门户的信息组织架构是目录树式的,也就是“频道套栏目”,图书馆式内容结构。在信息匮乏的年代,这种结构有它的合理性。

  信息爆炸时代来临了。执牛耳的,就不再是人工打造的户,而是技术打造的门了。百度的收入,迅速超过了新浪。

  门户时代让我们有信息爆炸之感,其实是信息集中到某个网站上,看上去特别多所致。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生产大爆发。Web2.0,才真正带来了信息大爆炸,因为供给者越来越多了。

  我个人相当佩服陈彤的地方不是门户,而是博客。Web2.0的第一个热门应用就是“博客”,先后兴起了三大独立博客站点:博客中国,中国博客和博客大巴。新浪博客推出较晚,但在博客对决中,陈彤赢了。不过,这场胜利掩盖了一个问题:新浪博客的操作手法,其实还是门户的。

  门户除了第一个特征“目录树式架构”外,还有第二个特征:中心化。中心化的态势,非常不利于生态的平衡和培养。因为流量的分配是非常不均匀的,而且这种分配有很强的人工痕迹。目录式架构+中心化,说明了门户的核心其实是那一套架构体系,而不在于内容。

  门户究竟落幕了吗?言之过早。其实,我一直认为,社交网络(社会化媒体)那种定制是不健康的。我喜欢看什么,我就定什么。其他的,一概不闻不问。既然吃饭上偏食是不健康的,那么信息获取上只图自己所好,也是不健康的。更何况,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门户属于纯P(PGC,专业生产),社交网络属于纯U(UGC,用户生产),这中间应该有一条中庸之道。在纯P和纯U之间。

  一个好的信息世界的构成,应该既需要精英来引导我们,也需要我们自己能去搜索和定制。门户的机会,如果还有的话,应该在这里。

  陈彤的离开,是不是意味着:总编辑(主编)真死了?如果说主编是用来干“组织内容生产”这活的,恐怕真快要死了。主编是附属在那个“目录树架构”上的,当这个架构快要崩溃时,主编就会崩溃。但媒体的功能之一:议程设置,始终不会变。主编最原始最本质的任务在这里。

  社交网络上,很少有人去分享架构,但依然有太多的人在分享文章——内容。所以,门户的没落,不是内容的没落,是“图书馆目录结构”这件衣服的没落。

  让我们充分重视起“链接”这两个字来,这是互联网“联”字的本意。

  说一千道一万,门户不再是互联网的中心,这一点,大概从2006年就开始了。这与陈彤离职,无关。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老师、知名博客主)  □魏武挥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