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872年李鸿章曾要修铁路:用骡子每次拉一节车厢

2014年11月10日 15:44 来源:深圳晚报 参与互动(0)

  深圳晚报记者 陈黎

  120年前,“天朝上国”中国与小小岛国日本之间的一场看上去必胜的战争,以中国的惨败收场,令世人瞠目、举国哗然。

  120年过去了,这道深深的伤痛仍然未能愈合,国人对甲午战败的反思还在继续。昨天,应本届读书月深圳读书论坛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历史学者雷颐来到深圳,以一场题为《从甲午战争谈中国近代史》的讲座,为深圳人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这场战争,究竟还埋藏着多少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对它的反思,又会给今天的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带着这些问题,昨天记者专访了雷颐。

  1

  战前全国一片乐观,认为必胜

  只有一个人看出中国必败

  深晚记者:甲午战争的失败对很多人来说太难以接受了,所以成了我们难以忘记的伤痛。

  雷颐:是的。甲午战争之前,尽管中国一次又一次被西方列强打败,但是还是没想到会败给日本。在当时国人的眼里,日本只是一个千百年来以中国为师的小岛国,什么都不行。

  但是当时有个小官叫黄遵宪,是中国驻日使馆的参赞,却在1887年也就是甲午战争前的7年,写了一本《日本国志》,详细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政治、军事、历史、地理,指出日本早已今非昔比。

  可是这本书最后却直到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后才出版。很多人包括梁启超看了都说好,但也很生气。梁启超指责黄遵宪说,成书十年却迟不出版,使中国人不了解日本,不以日本为祸患,才会有今天的战败。还有人干脆说,如果你早出这本书,大家知道日本那么强,或者精心备战,或者不会开战,后来就不用赔给日本两万万两银子了,认为这本书值两万万两。

  其实黄遵宪很冤枉。为了出书,他先后把书稿托付给李鸿章和张之洞要求推荐,两人也都向掌管外交事务的总理衙门推荐了此书,但总理衙门却一直不肯出书。

  为什么呢?因为有个前车之鉴——就在十年前,中国第一任驻外大使郭嵩焘驻英国后,写书《使西纪程》介绍法国、英国科技强大、武器精良,以及议会等立宪制度。结果遭到国内保守派的强烈声讨,认为郭嵩焘宣扬敌人比天朝强大,是大逆不道的卖国贼,最后将郭嵩焘免职、治罪,成为一场相当大的政治风波。有这样的先例,总理衙门十年后接到黄遵宪的书,根本就不敢出。

  2

  “天朝上国”被岛夷所败绝非偶然

  盲目自大拖累了富国强兵的步伐

  深晚记者:两本书的命运,反映出清政府的盲目自大,正是这种自大阻碍了我们。

  雷颐:这个其实和历史文化传统有关系。因为在近代之前的很长时间里,中国周边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超越我们,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一种观念,叫做“只能用夏变夷,不能用夷变夏”。而日本,正因为以前一直学中国,后来当西方侵略中国,它觉得西方比中国强,所以转而学西方,对它来说很自然。

  在刚才说到的两本书之前更早的时候,林则徐曾让魏源主编过一本书《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认为中国什么都比外国强,只有一点也就是武器不如外国,只要把外国的武器运过来就好。这样保守的一个观点在当时却被认为违反了大同,受到从上到下的攻击和抵制,所以林则徐后来还有一个罪名,很多人不知道,就是“溃夷夏之防”,说他崩溃了敌夷和华夏之间的文化防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本《海国图志》不久传到了日本后大为风行,日本人从书中了解到世界各国的情况,可以说这本书对后来日本的明治维新起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林则徐本来要启蒙中国人的书,结果却无意中启蒙了日本人。

  其实,中国被西方侵略早于日本,但是变法求新却比日本晚了很多年,比如说洋务运动就拖延了二十年了,都是受到了“只能用夏变夷,不能用夷变夏”这种观念的阻碍。

  3

  骡子拉火车,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

  战争是两国政治经济和体制的较量

  深晚记者:谈到战争,今天很多人喜欢用武器装备的数据来说事,但听了您的观点,发现实际上连一本书难以出版的命运,都已经昭示了战败的结果。

  雷颐:大规模的战争不仅是两国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两国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较量。当时的中国远非一个现代国家,比如说,它连银行都没有,完全是靠传统的财政来汲取财富,国家看上去很大,但实际上政府可动用去打仗的钱很少。而当时日本它已经建立了国家银行,可以靠发行国债什么的来维持打仗、军费。

  再说铁路。当时北洋水师的军舰都是烧煤的,因为没有铁路,煤要用骡车拉到军港码头,打起仗来根本就供不上。因此1872年李鸿章提出要修铁路,可是朝廷却坚决拒绝,认为铁路是“敌夷”的东西,用了它就是“用夷变夏”。还有人说,铁路修到哪里,哪里人心就变坏。

  最后李鸿章悄悄修了一段以煤矿为起点的9.8公里的小铁路,想让人们看到它的好处后能慢慢适应,上报朝廷也不敢说修铁路,而是说“修了新马路”。为了不刺激人们,李鸿章也没用蒸汽机,而是用几匹骡子在铁轨上每次拉一节车厢。

  负责修铁路的英国工程师觉得太荒诞了,他以为这是因为中国政府没钱,买不起蒸汽机车,就找了一个锅炉改装成蒸汽机车,也没有报告李鸿章就开动了,拉煤的效率是提高很多,可是蒸汽机会响,结果把周边的中国人吓得魂飞魄散,以为妖魔鬼怪来了,马上报告朝廷。这下朝廷知道了,要求李鸿章把铁路拆了。李鸿章知道朝廷最忌讳的其实是蒸汽机车,就打马虎眼没拆铁路,只是把蒸汽机车撤掉,又开始用骡子拉车皮……

  一场战争的失败,埋藏着很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深层原因。那么我们在120年之后再次反思这场战争,对今天有什么启示呢?我认为有四大启示。

  一是中国应继续推进现代国家的建设,比如要有限制和监督政府财政支出的机制。

  第二点,是国人切不可有文化上的优越和自大,要虚心地向其他国家和文明学习。

  第三点,当年日本在全盘西化后,又捡起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这使它后来屡屡对外发动战争。所以我认为中国人在爱国的同时,要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

  第四点则有关人类的命运。过去多少年里,一个地区内国家的强弱变化,最后总是通过战争来重新洗牌,而世界各国的国力强弱变化是不会停止的,难道我们永远无法避免战争吗?我认为不是这样。因为二战之后人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包括联合国、世卫组织、世界银行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发展起来,未来类似的国际组织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洗牌将更多通过外交等其他途径而不是战争去实现。比如这次中日达成四点共识,我认为就是非常正确的一步。

  接力民族精神 创造文明生活

  聚焦第十五届深圳读书月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