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七旬老人50年为扬州园林拍万张照片 曾自制暗房

2014年12月06日 15:19 来源:扬州晚报 参与互动(0)

这张拍摄于1975年的照片显示,凫庄上有电线杆

1967年在钓鱼台拍摄的照片

36年前的小金山

第一卷彩色胶卷记录下小金山和湖上铁皮船

  精选58张照片制成《扬州风光摄影扇面集》

  在荷花池公园附近,有一位73岁的老人,自上世纪60年代有了第一部相机后,他就爱好拍摄扬州园林。50年来,他为扬州园林拍摄了上万张照片。

  自制暗房冲洗照片

  1978年第一次用彩色胶卷

  老人名叫夏鸿钧,1965年,爱好摄影的他,花了两个月工资,在旧货市场买了一部老式相机,由此开启了他拍摄扬州园林的序幕。夏老说,其实他已记不清为扬州园林拍摄过多少照片,但上万张肯定是有的。

  早年,相机都是机械的,用胶卷拍摄,夏老自己买来书籍,钻研卷片的冲洗,“最开始是在家里弄了一个暗房,但家里有光,不能全天候工作;后来我在工作的地方找了一个好地方,楼梯转角的地方有一个小旮旯,光很暗,我就在那里整了一个暗房,可以24小时在里面冲照片。”

  夏老最早用的胶卷都是黑白胶卷,直到1978年才第一次用到彩色胶卷,“一个朋友看我爱好摄影,就给了我一卷,当时我还问,这东西该怎么拍,朋友说就跟黑白胶卷一样。”

  拿到彩色胶卷后,夏老来到瘦西湖,“我最喜欢拍的就是小金山、五亭桥这些地方,景好,视野也很开阔。”

  夏老回忆,那时小金山南面的河道远没现在这么宽,他喜欢在河对岸的陆地上拍小金山,“那时小金山上的亭子柱子是红色的,山脚下还有铁皮船,两人划的那种。”

  站在钓鱼台取景

  50年前就流行这样的角度

  20多年前一个清晨,下雪了,夏老立即拿起相机,骑上自行车来到瘦西湖。“当时,瘦西湖还不像现在这么热闹,没有游船,但有工作船,为了拍那艘工作船,我就在那里等了快两个小时,船终于进入画面了,我赶紧摁下快门。我想再拍一张时,船已经出了画面。”

  夏老回忆,那时的工作船是柴油机船,也是铁皮船,刷红色油漆,船行走在河上声响很大,老远就能听得到;那时的凫庄上面,还有电线杆,后来为了发展旅游,电线杆移掉了,旅游环境越来越好。

  瘦西湖钓鱼台的框景闻名世界,人站在圆门门槛上,只要选取一个好角度,就可以把五亭桥和白塔两处景点拍摄进来。夏老说,据他所知,这个摄影角度50年前就已经比较流行了。

  夏老的影集中,有一张拍摄于1967年的老照片,取景正是在钓鱼台,照片背景正是五亭桥和白塔,“当时我大姐和大姐夫到瘦西湖游玩,我给他们在钓鱼台拍了一张,可惜的是曝光比较过,白塔显示得不明显。”

  精选58张照片

  制成《扬州风光摄影扇面集》

  50年来,夏老用了不少相机,退休后,他开始整理自己拍过的照片。当有了计算机后,他把一些照片扫描拷贝到电脑里。一次偶然的机会,夏老把一张园林照片制作成扇面形式,“感觉又是一番景象。”

  随后,夏老逐渐把以前拍的片子一一制作成扇面,并从这些扇面画中精选出58张制成《扬州风光摄影扇面集》,“扬州风光宜人,折扇又有把玩、欣赏和收藏的功能,把扬州风光影像制成扇面,汇集成册,既可以欣赏,也可以把玩。”

  58张照片,即是58处景致,瘦西湖、个园、何园、盆景园、古运河、东关街、唐代银杏、唐槐等园林景点悉数入选,每张照片上,夏老都写有简介。夏老说,扬州2500年的古城,留下了诸多宝贵的遗迹,让现在的人们得以尽情反复拍摄、欣赏,这是今人的福气。“希望扇面集能成为介绍扬州风光、传承古代文化的小小名片。”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