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近600岁永乐大钟“开嗓”3D技术呈现23万字铭文

2015年01月01日 13:39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由明成祖朱棣下令铸造,始铸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在我国和国外现存大型古钟中,铸造年代最为久远,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钟。现藏于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高6.75米、直径3.3米、重46.5吨,铸有23万多字铭文。

  随着近600岁永乐大钟敲响零点钟声,2015年来了。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获悉,该馆镇馆之宝“永乐大钟”,在2015年元旦零点敲响钟声,共计108响钟声,为民众祈福。同时,该馆历时两年修缮、耗资3000余万元的古建大修、展览陈列改造等工程完工,并重新开馆。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该馆镇馆之宝,高6.75米、直径3.3米、重46.5吨,铸有23万多字铭文的永乐大钟,该馆首次通过3D高科技让观众“走进”永乐大钟看清钟内铭文。这也是近600年来,观众首次可以透过3D高科技看清楚永乐大钟内壁的所有铭文。

  据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副馆长卢嘉兵向成都商报记者介绍,本次修缮重点对大雄宝殿屋盖漏雨,寺内现存文物、建筑本体、院墙、院落地面和排水进行了清理和修补。博物馆改造后的展览陈列分为10大主题,通过约400件文物为观众呈现了完整的古钟发展史。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业务部主任杨巍向成都商报记者透露,作为镇馆之宝,永乐大钟陈列展运用3D技术扫描永乐大钟,进行数字化分析,采用大数据计算手段,完整地呈现出了钟体上23万字铭文。观众通过殿内投影能看到钟体上的铭文。这毫无疑问是永乐大钟遇上3D扫描后的“首次亮相”。观众可以在最新设置的触摸屏上,观看钟内外壁、包括钟唇的铭文,3D扫描的工作从2013年开始实验进行,以专业的高科技设备,将扫描探头伸入钟体内壁,设置工作站,选取扫描坐标,数据采集,然后汇总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整合、建模计算,最后呈现毫无死角的铭文全本。有现场观众表示:“第一次看这种科技,感觉有点创新,有点新鲜。又能直观地看到这些大钟上的文字,这点挺好。”

【编辑:张曦】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