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抗战老兵74年后回四川认亲 找到老屋与亲人团聚

2015年01月07日 08:20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引自周克武的散文《老屋》

  成都商报记者 顾爱刚 蒋麟

  核心提示

  由于年事已高,加上旅途劳累,昨日,张体留老人早早入住宾馆休息了。今天,张体留将回到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张坎镇的老家,走访当年的老屋。而眉山的亲人们也将摆下酒席,宴请云南来的亲戚和四周乡邻,庆祝74年后的亲人重逢。择日,张体留还将前去给父母扫墓。

  昨日下午,在双流机场,当87岁的抗战老兵张体留走出来时,受到了老家亲人和志愿者们的热烈欢迎。老人眼含热泪,感慨万分:“终于回来了!”

  6年前,张体留老人曾从云南腾冲回到四川眉山老家,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寻亲无功而返。连日来,在川滇两地志愿者的接力帮助下,张体留终于基本确认了眉山老家的亲人。

  今天,张体留将走访当年的老屋,眉山的亲人们也将摆下酒席,宴请云南来的亲戚和四周乡邻,庆祝74年后的亲人重逢。择日,张体留还将前去给父母扫墓。

  2008年,张体留曾回乡。他记得村口的大柱子,找到了老屋的方位,还有印象中的水井,但始终没有找到他的亲人。

  事实上,这并非张体留老人离家后第一次回乡。2008年10月,在大女儿、大女婿和大外孙的陪同下,张体留曾回过一次眉山市东坡区张坎镇的老家,寻找自己的老屋和亲人。

  “在印象中,我小时候外公就经常提起四川老家的事,特别想回家。”据张体留的大外孙胡先生介绍,由于种种原因,外公一直没有机会回四川老家,直到他毕业后到重庆工作,才经常委托自己的朋友帮忙打听,确认了老屋所在的村子等信息。

  在得知女儿、女婿和外孙要带他回眉山寻亲后,张体留激动得几天没睡好。“2008年回来那次,下了飞机坐汽车到眉山的路上,他一直紧盯着车窗外,不说一句话。”胡先生说,当时他看到外公眼眶里有泪,但始终没有流下来。

  当天到达张坎后,在村子里提起张体留父亲的姓名,一连问了几十位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没有人知道。据胡先生介绍,外公记得村口的大柱子,找到了老屋的方位,还有印象中的水井,但始终没有找到他的亲人。

  第二天,张体留一行留下了电话号码后,失望地离开了眉山。后来四川、云南等地的媒体多次采访到张体留,想再次帮助他寻亲,但都没有新的进展。

  原来,张体留年幼时就被抱养给了刘海清夫妇。由于张体留和老家亲人掌握的信息不对称,6年前那次回家寻亲,无功而返。

  这次志愿者是怎样帮老兵寻找到亲人的呢?据眉山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刘坤介绍,去年12月22日,中央电视台播放纪录片《腾冲,腾冲》。乐山一位关心抗战老兵的热心人刘丹英,注意到最后一集的片尾介绍了一个叫张体留的远征军老兵,籍贯是四川眉山。

  得知此线索后,刘丹英马上在QQ上告知了长期从事关爱抗战老兵的乐山志愿者谢家俊。“老兵离家70多年了,一定很思念家乡和亲人。”谢家俊第一时间在云南关爱抗战老兵群发布了一条信息,恳请云南志愿者提供张体留的更多信息。

  次日,一位云南志愿者将张体留儿媳的手机号码发给了谢家俊。据谢家俊介绍,张体留的儿子在外打工,家里就翁媳二人。由于语言交流的问题,加之张老听力差,在打了很多次电话后,他才弄清楚老兵姓名、年龄以及离家时间、兄弟姐妹等情况。

  经反复确认,张体留原名叫刘克强,老家是四川眉山张坎。当年出去当兵时,家里共4兄弟,还有1个姐姐。张体留只记得三弟叫刘文仲,四弟的名字记不得,幺弟叫刘文建,姐姐的名字也已忘记,但清楚地记得当时姐姐已结婚。父亲叫刘海清,母亲名字不清楚。

  12月23日,谢家俊将此信息传给了眉山志愿者刘坤。在刘坤等志愿者的努力下,第二天就有了好消息——张老的亲人找到了!原来,张体留年幼时就被抱养给了刘海清夫妇。由于张体留和老家亲人掌握的信息不对称,6年前那次回家寻亲,无功而返。

  张体留1940年就离开眉山老家出去当兵了。只是他没有想到,离开家乡以后,他便再也没有和父母以及兄弟姐妹见过一面。

  1月4日,在征得张体留本人和其亲属的同意后,志愿者一行与张老的眉山亲属一道乘机飞往腾冲,接老兵回家与亲人团聚。

  “终于回来了!”昨日下午,87岁的抗战老兵张体留刚走出机场,便看到了“欢迎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张体留先生回家”的大红标语,侄孙女刘乾向他献上了一捧鲜花。在离别家乡74年之后,张体留终于回乡圆了认亲之梦。

  坐在车上,张体留跟刘乾摆起了龙门阵,讲起自己当年在战场上的往事。据张体留介绍,他1940年就离开眉山老家出去当兵了。只是他没有想到,离开家乡以后,他便再也没有和父母以及兄弟姐妹见过一面。

  如今,老人的家在云南腾冲县芭蕉关,膝下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均在家务农,老人也靠三位子女赡养。老人还有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都在镇上读书,大外孙已工作。

  据张体留介绍,生活安定下来后,他和老家一直还有书信来往,1963年,他还凑了60块钱和100斤全国粮票寄回家。但是后来与家里失去了联系。现在70多年过去了,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回家找到亲人,并给父母扫一次墓。

  在志愿者的接力帮助下,张体留终于圆梦。虽然他的父母、兄弟、姐姐均已过世,但找到了其侄儿等亲人。“很高兴!终于找到了!”张体留说。

  由于年事已高,加上旅途劳累,昨日,张体留老人早早入住宾馆休息了。今天,张体留将回到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张坎镇的老家,走访当年的老屋。而眉山的亲人们也将摆下酒席,宴请云南来的亲戚和四周乡邻,庆祝74年后的亲人重逢。择日,张体留还将前去给父母扫墓。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