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玄武湖、朱雀桥起名缘由:和风水有关(图)

2015年02月04日 08:53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位置示意图。

中华门城堡下的镇淮桥,原名“朱雀桥”。

城南马道街上新建的“朱雀桥”。

玄武湖起名与“北玄武”有关。

  一般来说,一个人想成名有两个必要条件:一、你自己要行;二、说你行的人要行。建业能成为都城,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在古人眼中,那就是风水要好。

  建业的山形能“聚气”

  风水究竟指什么?如果一句话概括就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比如一个人坐着,怎么样才舒服呢?最好坐在一张椅子上,后面有椅背,两边有扶手,这样可以放松地或倚或躺。人要面向南方,能享受到温暖的阳光。前方要有山有水,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一个风水上佳的城市也是这样,古人定的基本格局是: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就像人坐在椅子上,坐北朝南,整个城市能看到东方日出,西边日落。后面要有山,叫主峰,可以安逸地依靠休息;旁边有次峰,就像有两个保镖站在旁边,叫左辅右弼。前面要有月牙形的池塘或者弯曲的河流,水对面要有山,构成一幅秀丽的山水画。

  这样的地形为什么好呢?除了舒适之外,还能聚“气”。在武侠小说中,常看到一个绝顶高手在山林之巅练功,为的就是能吐纳天地之气,吸收日月之精华。一个城市如果四边群山环绕,就能吸藏山水之气,那就是风水宝地,就有了术士眼中的“王气”。

  仔细对照建业,就会发现,以上条件全部吻合。建业东边有钟山,西边有石头山,如两个侍卫;北边一带远处有幕府山,近处有鸡笼山(因山势形似鸡笼而得名,现北极阁)、覆舟山(临湖一侧陡峻如削,像一只倾覆的行船,故得名,现九华山),如椅背;南方有牛首山、方山,整个城市山形成圈,中间就能藏风聚气。中间有条秦淮河,因为水在流动,说明气在运动,城市就有了灵性。

  建业城就在山水怀抱的中央,称为“龙穴”。

  建业地形和“四象”吻合

  除此之外,你还会发现,建业这座城市山形各有特点,与中国传统的“四象”相吻合,是宝地中的宝地。

  “四象”,就是俗称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是什么意思呢?

  中国古代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又分成四组,也就是天空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这四个方位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季,也就是把时空合一,每一个方位配一种灵物。

  东方对应春天,配的灵物是青龙,因为青龙生机盎然,代表着春天万物生长。

  南方对应夏天,配的灵物是朱雀。因为夏天炎热,雀鸟特别多,朱雀意思就是红色的火雀。

  西方对应秋天,配的灵物是白虎。因为秋天有肃杀之气,白虎代表秋天的落寞气氛。

  北方对应冬天,配的灵物是玄武。因为冬天花草树木不再繁盛,动物也冬眠,“玄武”意思就是黑色的大龟,黑色代表收敛,龟含有冬眠的意思。

  建业的东边是钟山,绵长蜿蜒如一条青龙,而且郁郁葱葱,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西边是清凉山,山势陡峭,如白虎雄踞江边,又是战略要地,有肃杀之气;南边一望无际的田畴充满绿色,远方有山脉,层层叠叠,如一幅浓抹淡妆的图画,众鸟飞翔,燕雀起舞;北边的鸡笼山、覆舟山,比较低矮,远方的幕府山如一只冬眠的龟匍伏在大江之边。

  如果按坐北朝南的方向,正好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是上好风水的地形。

  玄武湖、朱雀桥起名原因

  南京有一个玄武湖,开始叫“后湖”或“北湖”,因为相对于台城方位来说,玄武湖在后面,或者北面。后面为什么取名玄武湖呢?就是对应了风水上的“北玄武”,玄武区又是因为玄武湖而得名。

  在现在的中华门城堡下,有一座桥叫镇淮桥。始建于东吴,叫“南津大桥”,到了东晋,改名为“朱雀桥”,就是因为对应“南朱雀”改名。唐代刘禹锡有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就写的这座桥,后被毁。到了五代时,此桥遗址上新建“镇淮桥”,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现在镇淮桥两侧多了两座辅桥,分别为镇淮东桥与镇淮西桥。在附近的马道街上,如今又新建一座“朱雀桥”。扬子晚报记者 杨民仆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