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商河鼓子秧歌:描写古战阵的化石级舞蹈(图)

2015年03月05日 15:14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

  商河县,济南最北端的远郊县,曾是不发达的农业县,二十多年前还属于德州,近年来却以其独有的、舞姿雄浑、宛如战阵的鼓子秧歌闻名中国,甚至世界。

  正月十四日,几十支优秀的秧歌队伍从全县各村聚集到县城,一支支百十人的大队伍舞起来,跳起来,简直地动山摇,隐约可闻到古战场的味道,这是因为商河鼓子秧歌的编排方式和历史渊源,确实与古代战阵有关。

  鼓子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被誉为“汉民族民间男性舞蹈的代表”。秧歌队伍中有伞头、鼓子、棒槌、腊花、丑角五种角色,舞者众多,组织严密,形式完整。其舞蹈气势磅礴,蕴藏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1955年、1980年、1989年、1992年、1996年、2002年六次代表山东省和济南市参加全国民舞大赛,五次获最高奖。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舞蹈)。而1999年北京建国五十周年大庆,在长安街上商河的老少爷们奋力狂舞,将鼓子秧歌直接通过卫星直播送到了全世界观众眼前。

  起始于秦汉时期的抗洪斗争

  有专家据史料分析,鼓子秧歌孕育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文化,起始于秦汉时期的抗洪斗争,成型于唐宋年间的战争,兴旺发达则在明清。

  商河自古是黄河流域。黄河的决口和改道在历史上曾极为频繁,在黄河腰穿县境的岁月里,当地百姓屡受黄水危害,时常家园被毁、饿殍遍地。黄河岸边的商河百姓,为了生存群起抗洪,导水排涝、散墒抢种,粮食丰收时拿起锅碗瓢盆、棍棒、簸箕、雨伞等随手用具,聚在一起又唱又跳,抒发灾后丰收的欢乐。

  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变,鼓子秧歌的雏形有了,道具也渐渐进化,有了舞蹈动作和组合。现在鼓子秧歌样式里有直接取名洪涝灾害的“漩海眼”、“大八叉”、“大乱场”等名字的场阵,那就是来源于人们抗洪抢险的悲壮场景。

  鼓子秧歌的舞魂则锤炼于军事战争。

  封建王朝大都编制武舞用于祭祀和战前动员。这些宣扬战功、激励士气的武舞与鼓子秧歌有很多相似之处,有史学家认为,鼓子秧歌很有可能就是民间武舞的一种,用来鼓舞战斗情绪,是再现战场的一种抽象的形式。

  据专家分析,鼓子秧歌在唐宋年间以武舞成型。山东自古以来战乱频繁,商河更是饱受战争的蹂躏。鼓子秧歌经过千百次的演出,渐渐融入了军队的组织形式,融入了战争的元素。那些变化莫测的舞蹈阵式,粗犷豪放的将士风格,让这延续千年的古老舞蹈具有了强烈的震撼力。

  数百上千年慢慢流转,鼓子秧歌从统治阶级逐渐向民间转化,功能由战争、祭祀等高层形式慢慢向民间娱乐转化。

  元末明初,从山西等地迁来大批移民,他们带来的各地乐舞文化与商河的当地战舞相互汇合,秧歌的功能渐渐演化为喜庆欢乐、拜年等,越来越兴旺发达。

  鼓子秧歌当地俗称“跑(闹)十五”、“闹玩艺儿”,集歌舞杂耍于一场,是汉代“百戏”的延续。历史上民间活动正月初七晚上祭祖,初八正式开始闹十五,十七晚上落伞,前后十天。其中十五、十六、十七三天为闹元宵的高潮,鼓子秧歌是其中的主干娱乐活动,其地位不亚于如今的春晚。明嘉靖年间修《商河县志》中记载:“立春前一日……里人行户扮渔(夫)、樵(夫)、耕(农夫)、读(书生)诸戏……”民国初年修《陵县县志》载:“上元灯节,沿乡和傩古俗,各村镇……徒步装男扮女,二三十人不等,谚曰秧歌……,在城镇则游四街,在乡间则游附近村落,至则男妇临观,途塞巷满。”可见当年的盛景。

  表演气势磅礴,集歌、舞、丑于一体

  鼓子秧歌旧时表演形式集歌、舞、丑于一体。表演时先舞后歌,歌者不舞、舞者不歌。“丑角”在歌舞中插科打诨。经常唱的歌曲有“摇葫芦”、“打岔”、“鸳鸯嫁老雕”、“馋老婆吃狗”、“大观灯”、“小观灯”等,听听这名字就有趣味。它们多以民间故事、历史传说、日常生活为蓝本,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秧歌的角色以舞者所用的道具命名,如“伞头”,左手握平顶伞,右手拿牛胯骨(牛胯骨有避邪之说),多是老者形象,戴着长胡子“髯口”,是演出的指挥者。“鼓子”左手握圆形小鼓,右手持鼓槌。“棒槌”双手各握一根枣木棒,棒头两端带穗。“拉花”右手持彩扇,左手拿绸巾。

  秧歌表演时,自始至终舞者都在不停地跑动,所以又叫“跑秧歌”,各种角色在搭配上必须是偶数。如伞的基数为4,就以4的倍数递增至8、16。其他角色也必须是伞的倍数,如8伞就需16或32个鼓,8个棒,花就是16。

  跑场子,又分文场、武场、文武场三种。文场以跑为主、舞者不做动作,鼓棒均不响,武场时舞者停止跑动,在各自的位置上同时做各自的动作。文武场是舞者在跑动中于中心或交叉处相同角色轮番做动作。

  鼓子秧歌场图丰富多彩,路线变化错综复杂,简单者需几十人,复杂的场子需百人方能完成,如:“牛鼻钳”、“勾心梅”、“一街二门”、“三碰顶”、“单葫芦”、“跪四门”、“六六大顺”、“里四外八”、“八条街”、“四门斗”、“石榴花”、“蒜瓣子”、“迷魂阵”、“四马卷蹄”等,这样庞大复杂的舞蹈场所舞起来,跑不散、舞不乱、整齐划一、动静有序。

  鼓子秧歌的场图大多数为外圆内方,平衡对称,表演时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正是我们审美传说的继承和发展。“鼓子秧歌”表演程式为:“伞领鼓、棒带花,对面就打,左进去、右出来,转绕驳花”。

  随着历史的发展,歌的部分现已不复存在,大家都奋力起舞,反倒是更有了纯粹的战舞味道。丑角也在不同的秧歌队中时有时无。也有个别的秧歌队伍仅仅剩下伞、鼓、棒三种角色,以加强“鼓子秧歌”固有的特色和气概。

  鼓子秧歌磅礴气势的由来,还在于场面队形的变化,它是表演的主要部分。每个动态的场面都是一个美丽的图案,并有一定的名称,而且要一气呵成,犹如一笔画成的图案,不得中断又要周而复始。在头伞的带领下,每交叉绕花一次称作一个“拨花”,拨花的数目多少根据表演人数和头伞的数目而定。目前的场面图案有70种,常用的约20种。

  与战阵有关的:八门阵、八卦连环阵、龙门阵、迷魂阵(混元阵)、紧闭四门、力杀四门、十二座连城等。

  描绘劳动生活的:牛鼻线、线框子、车撑子、鱼篓子、花篮、匹马碰槽(嘶马蜷蹄)、双十字街等。其他的:勾心眉、旋海眼、双凤朝牡丹、金龙盘玉柱(里四外八)等。

  看完这些套路知识,大多数人都得迷糊。也难怪,鼓子秧歌发展了一千多年了,内容自然博大精深,不是一会儿就能学会的。其实观者对这些舞蹈套路啥也不懂,也耽误不了看演出:但听得战鼓隆隆,眼前伞花飞舞,那气势,那精神,将山东人的精气神活脱脱展现出来,不由得你不从心底敬佩、喜欢这种近乎化石般的中国战舞。文/图  本报记者 周青先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