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法国网民接受duang用法 为其创造出严谨动词变位

2015年03月06日 08:49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不知“duang”为何物?从未被“duang”刷过屏?你该担心是自己年轻不再,还是人缘不够了。毕竟,“duang”已横穿欧亚大陆,“duang”出了国门。英国BBC在喟叹“800万人造新字,‘duang’还是不‘duang’,这是个问题”;法国网民索性拿来就用,不仅接受“duang”的用法,还为其创造出法语严谨的动词变位。

  西方网民眼里,那条白金色裙子是如何飞越太平洋掀起中国网络论战的,“duang”便是怎样随成龙的黑发甩到了英吉利海峡两岸。但与割裂朋友圈色谱的裙子不同,“duang”的走红不带半分科学意蕴,只凭网络时代的娱乐心理。

  如果说一场白金色还是蓝黑色的争论过后,围观者起码知道光线于眼球与大脑的奥妙,“duang”一声平地惊雷,却无人能给精确甚解。

  无对应汉字,无准确释义,更无所谓语法搭配,一无所有的“duang”就这样成为人际间互致问候的助词。当“duang”挤进元宵汤碗,摇身成为电子贺卡的一分子。

  热词速生亦会速灭

  多年前有部电影《好奇害死猫》,大抵是说好奇心催生诸多故事。之于“duang”的一夜爆红,始于好奇心,也不只有好奇心。

  因为闻所未闻,人们在好奇心驱使下第一次打开视频,知道那是由成龙的陈年广告演变而来,成为当下“加特效”的代名词。但之后种种转发乃至自主“再创作”,则早已脱离了好奇的初心。在心理学家于东辉的观点中,“‘duang’或者前阵子的‘什么仇什么怨’,这些无意义且雷人的热词迅速流行,人们心理上的生产力其实源于生活的压力”。

  论“duang”的无中生有,BBC一本正经的剖析值得一读——大家都在“duang”,可我一直不知道那是啥意思,但没关系,至少我不是唯一的一个。

  网可绝缘亦是导体

  于东辉将这句话咀嚼了两遍,颇为认可,“不孤独、求认同是网络时代典型的大众心态。当你转发‘duang’时,转出去的其实是寂寞”。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孤单个体,人们在网海里随波逐流给予热词生存的原始动力。“网络时代的特征投射在心理学上,既可表现为‘低头族’沟通无能,反过来也可帮陌生人打破僵局。”于东辉觉得,舆论常常反思,过多的网络狂欢弱化了人们面对面沟通的能力,但却忽略了,人与人的寒暄中,一个网络热词可以充当导体。

  昆汀在影片《低俗小说》里提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在一起就非得瞎扯些什么,不然就会觉得特别尴尬?”片中人物最后发现,只有心心相印的人,才能达到相对无言却可眼波如流的境界。“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两两相对时,常因为避免冷场的尴尬,而信口扯些闲篇。”在专家眼里,“duang”就是闲篇的典型代表。当它在网络中游刃有余,其本质不过是人们想从现实中消解焦虑的工具。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媒体主任杨尔弘并不认为“duang”会持久流行,“字典上没这个字,功能性又很差,随时都有被取而代之的可能”。无意义的网络热词速生也会速灭。百度指数显示,近年来一些热词从爆发流行到明显退烧,最短的一周左右,最长的不足半年,平均“寿命”未满2个月。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